台大公开课欧丽娟红楼梦讲义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大公开课欧丽娟《红楼梦》讲义 第一单元:导论 分析诠释原则与红楼梦人物关系 《红楼梦》分析诠释之原则 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说「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 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读者的角色与经典一样重要。 一、HenryJames (1843-1916)〈小说的艺术〉:「要说某些情节在本质上要比别的情节重要得 多,这话听上去几乎显得幼稚。」「一部小说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像任何一个别的有机体一 样,它是一个整体,并且连续不断,而且我认为,它越富於生命的话,你就越会发现,在它 的每一个部分里都包含著每一个别的部分里的某些东西。」 别林斯基:「在论断中必须避免各种极端。每一个极端是真实的,但仅仅是从事物中抽 出的一个方面而已。只有包括事物各个方面的思想才是完整的真理。这种思想能够掌握住自 己,不让自己专门沉溺于某一个方面,但是能从它们具体的统一中看到它们全体。」 米兰 昆德拉(MilanKundera):「我小说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诸种可能性。 正因为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他们也都同样的让我感到惊讶。」「小说不是人类的自 白,是对人类生活——生活在已经成为网罗的世界——里的一个总体考察。」 「小说家不是任何观念的代言人。严格说来,他甚至不应该为自己的信念说话。」 「小说人物不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体进行模拟,小说人物是一个想像的生命,一个实验性 的自我。」 「音乐的复调,是同时发展两个声部(两条旋律的线),尽管它们完美的连结著,但却 又保有它们相对的独立, 所有主复调曲式的伟大音乐家,都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声 部之间的平等。」 二、浦安迪(AndrewH.Plaks)《中国叙事学》:「雪芹将『真假』概念插入情节——通过刻画 甄、贾二氏及『真假』宝玉,通过整个写实的姿态——而扩大读者的视野,使其看到真与假 是人生经验中互相补充、并非辩证对抗的两个方面。『太虚幻境』的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毋宁说是含蕴著这一意思的;而〈好了歌注解〉中『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句,更可以说暗示著二元取代的关系。这样解释,似乎才符合赖以精心结撰全书的补衬手 法。」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由於读者一般都是同情失败者,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一 概将黛玉、晴雯的高尚与宝钗、袭人的所谓的虚伪、圆滑、精於世故作为对照,尤其对黛玉 充满赞美和同情。 (宝钗、袭人)她们真正的罪行还是因为夺走了黛玉的婚姻幸福以及 生命。这种带有偏见的批评反映了中国人在对待《红楼梦》问题上长期形成的习惯做法。他 们把《红楼梦》看作是一部爱情小说,并且是一部本应有一个大团圆结局的爱情小说。」 「除了少数有眼力的人之外,无论是传统的评论家或是当代的评论家都将宝钗与黛玉放在一 起进行不利於前者的比较。 这种稀奇古怪的主观反应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部分是由於 一种本能的对於感觉而非对於理智的偏爱。 如果人们仔细检查一下所有被引用来证明宝 钗虚伪狡猾的章节,便会发现其中任何一段都有意地被加以错误的解释。」 第二单元:神话 神话专题I‧ 石头神话 《红楼梦》的神话操演及其意涵(纲要) 欧丽娟撰 ※参考资料:欧丽娟:〈《红楼梦》中的神话破译—兼含女性主义的再诠释〉,《成大中文学报》 第30期(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系,2010年10月),页101-140 一、石头神话(贾宝玉) 同时包含自宋玉、司马迁、董仲舒、朔等以来「士不遇」题材,与轼、辛弃疾等以「补 天石被弃」自喻的历史悲愤(上生《走近雪芹—《红楼梦》心理新诠》) (一)远古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子‧ 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列子‧ 汤问篇》:「然则天地亦物与。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 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 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二)祖父寅:(朱淡文《红楼梦研究》) 1.寅《楝亭集‧ 诗钞》卷一〈坐弘济石壁下及暮而去〉:「我有千里游,爱此一片石。徘 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浮光自容马,天风鼓空碧。露坐闻遥钟,冥心寄飞翮。」

文档评论(0)

gebilaoq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