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大致过程 ; 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 , 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 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读图、观察、实验等方式 , 学生能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培养学生读图、观察与实验能力 ,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 通过读图、数据分析等方式 , 学生能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培养学生观察、读图、数据分析等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 , 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科学》课程中学习了地球的形状等简单的地球知识 , 但对人类为了探索地球的形状而经历的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则不太了解。由
于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学习中 , 涉及一些实验 , 而这些实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
有一定的难度。重点难点
重点 : 地球的大小
难点 : 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具准备
PPT、小纸船、篮球、包装盒 ( 正方体 )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家好 , 我是七仔 , 来自外星球 , 我是来参观地球的 , 你们的地球真美丽。
【展示图片】冰雪覆盖的北极、绚丽的拉斯维加斯、壮观的中国万里长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
激发兴趣后 , 七仔提问 : 地球太美了 , 真想了解它 ! 可我有两个疑问 , 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地球是什么形状呢 ?地球到底有多大 ?
这节课我们就和七仔一起去解决疑问吧 !( 板书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讲授】地球是什么形状呢?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 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 在古代 ,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
【展示图片】观察两幅图片 , 结合课本思考古代人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
图 1: ”盖天说“ ( 天圆如张盖 , 地方如棋局 ) 图 2: ”浑天说“
【小结】在古代 , 整个大地是平的 , 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圆形锅盖 , ”盖天说“; 后来人们认为 : 天之包地 , 犹壳之裹黄 , ”浑天说“。
【置疑】古人的说法太神奇了 , 同学们对地球的形状是怎么认为的呢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 !
【对比实验】利用篮球与小纸船、包装盒与小纸船的简单实验 , 证明地球的形状 :
小纸船从粉笔盒背面归来 , 先看到船身 , 再看到船帆 ;
小纸船从篮球背面归来 , 先看到船帆 , 再看到船身。引导读图 , 得出结论
【小结】观察远方归来的帆船 , 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引导】人们对地球的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 并提出了地球有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 , 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引导】最著名的就是 16 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我们就和七仔一起去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吧 !
【展示图片】图 4: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阅读】自读“知识之窗”具体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
【小结】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 是人类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图 5: 地球卫星照片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摄了照片 :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例举事例】还有哪些事实 , 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
月食、站得高看得远
【小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 , 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 , 我们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
( 学生回答 )
( 师小结 ) 我们要学习先辈 , 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 , 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 , 这样才能发现真理 , 取得成功。
【七仔承转】地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球体呢 ?
【展示图片】 图 6: 地球大小示意图 , 观察并讨论 : 地球是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 ?比较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长短 , 并思考地球的形状 ?
【结果说明】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小结】 精确测量表明 : 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 ( 极半径 ) 为 6357 千米 , 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因此 , 准确地说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讲授】地球到底有多大?
【展示图片】 图 6: 地球大小示意图 , 观察并讨论 : 地球到底有多大 ?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据对它进行说明呢 ?
【师引导】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 因此 , 我们通常采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 千米。
【巧记】平均半径 :6371 千米=“庐山起义”千米
【七仔承转】我们来量一量地球的最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