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概述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趋于稳定,坞堡这种民居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继续延 续汉代的民居形式,以堂屋和主庭院为中心,四周布置辅助房屋。 南朝有的住宅旁或园后还建有园林。贵族宅邸大门用庑殿顶和鸱吻,围墙上设直 棂窗。 ( 3 )隋唐时期 隋唐是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个 高峰。 近代所说的中国传统木结构( 即以木构架为骨干,墙只是维护结 构,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结构,)真 正始于此时。而之前即使是大型宫 殿,也都是土木混合结构,而非全 木结构。 在建筑风格上, 自汉朝开始基 本都是古拙端正而严肃的汉代风格 ,建筑多使用挺直方正的直线,从 唐朝开始,建筑风格转为豪放富丽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规模最大) ,多使用遒劲挺拔的曲线。 唐代地方城市与长安、洛 阳一样,民宅建在坊内,而 把官署和主要官员住宅放在 子城中。 一般民居仍是土墙承重, 上架梁檩,草顶民居相当普 遍。 唐制规定,王公及三品 以上官员,可以建面阔三间、 进深五架的悬山屋顶大门; 五品以上官员,宅邸门外可 另设乌头门,也就是后代牌 坊的起源。 中国传统民居 第一章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一、民居的概念 一 . 民居的概念 ? 在中国 ,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民居定义为“宫殿、官署 以外的居住建筑”。今天 , 中国建筑界的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 不同意将民居的概念仅局限于住宅 , 而是认为它的内涵应该扩 大到城镇和村落中与生活相关的各类建筑 , 甚至是聚落本身。 大体而言 , “民居”被界定为非官式的、非专家现象的 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人类居住环境。 ? 民居大概是建筑学里使用最多却又最少达成共识的术语 之一了。从历史上看 , 民居几乎从来都是作为和“建筑”相对 的概念而存在的 : “建筑”是 “伟大的”、“精致的”、“纪 念性的”、“大师杰作的” ; 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 , 且隐含着 由特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 术网络之中 , 通常被定义为“本土的”、“自发的”、由本地 居民参与的适应自然环境和基本功能的营造 。 ?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 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 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 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 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 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 56 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 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 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二、民居的沿革 二 . 民居的沿革 1. 原始社会 ? 原始社会的居住建筑主要为巢居和穴居为两种形式。 巢居:在原始社会初期,单指建于树上的居住形式。后也指底层架空的居住形式 穴居:由自然山洞发展而来,逐步发展为人工挖掘洞穴。 仰韶文化(母系氏族) 实例:西安半坡村 两种住房形式:方形和圆形 半坡遗址挖掘现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半坡遗址圆形房屋基址 西安半坡 1 号长方形房子 半坡遗址复原图 龙山文化(父系氏族) 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 出现吕字型建筑平面 地面上涂白灰面 龙山文化遗址平面 河姆渡文化 因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 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木结构技术水平较高 河姆渡遗址挖掘现场 河姆渡遗址出土榫卯木构件 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 用木柱将建筑 架空 ,面积有 160 平方米, 它是靠 隼卯连接 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 席充当墙地。 (杨鸿勋《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 巢居发展序列 巢居 —— 木构承重 —— 梁柱体系 —— 框架结构 穴居发展序列 穴居 —— 木骨泥墙 —— 承重墙体系 —— 砖混 2. 奴隶社会 夏(公元前 2070- 前 1600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 我国最早 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 实例 河南偃师二里头 建筑遗址中,有高出地面的台基遗迹,在台基上有木骨泥墙环绕相 隔,这表明穴居形式已发展到了地面分室建筑阶段。 商(公元前 1600- 前 1046 ) 湖北黄陂县盘龙宫殿遗址(出现台子)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商朝 盘龙城宫殿遗址 文献记载有“殷人重屋” 之说,所谓“重屋”即重 檐屋顶。宫殿分许多房间, 其建筑形象是,低矮的夯 土台,木骨泥墙,茅草屋 顶,外观古拙简洁,即所 谓“茅茨土阶,四阿重 屋”。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 宫殿是我国发现的最 早的宫殿建筑。已具 备了传统建筑的基本 空间要素,即门、墙、 廊、庭院和主体。 西周(公元前 1046- 前 771 )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 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陕西岐山凤雏村 西周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 院。 陕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