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VIP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位于长江下游的J市,拥有5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自然条件良好,非常适合进行工业和港口开发。J市却划出近20公里的长江岸线,专门用于建设生态湿地和公园,并承诺“永久不开发”,当地人称之为“不开发区”。“不开发区”的设立(  ) ①尊重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②表明人类活动会破坏自然 ③遵循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④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 A.看到了物质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可知性和客观实在性 3.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说:“用火是从古人类过渡到现代人类的关键。有火就有熟食。有了熟食,大脑的脑容量才可能增加。增加脑容量,古人类才能进化成现代人。”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自然分泌物 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这一物质器官 D.在人类进化中,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由此可见(  ) ①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诗词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主观感悟 ③诗词的内容来源于诗人的自我需要 ④诗词是对所处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D.认识到了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6.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 ①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④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根据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人类认识规律后,规律发生作用就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③人类可以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④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日偏食、月全食、日全食、英仙座流星雨、日环食等天象奇观将陆续上演,科学家能够对上述天文现象作出精准的预报,表明(  )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②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以色列80%~90%的国土是沙漠和荒丘,被称为“不毛之地”,但犹太人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善农业运转机制、推行农业机械化、改革农业结构和开发节水技术,让以色列成为农业出口国。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创造奇迹的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