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 ] 杜甫 jì tì chánɡ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xiānɡ 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总是蕴含着一种心 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 喜欲狂 162 163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开篇便点出了写作的缘由: “剑外”是诗人当时所在的蜀地。 “蓟北”则是当时叛军的根据地。 “忽传”写出了捷报到来的突然,出乎意料。破碎的山河重 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在“剑外”,急于返回故乡的诗人 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喜讯。 喜 讯 的 表 现 是 : 涕 泪 满 衣 裳 一个“满”字突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状态。 165 谈谈你对“涕泪满衣裳”的理解。 “涕泪满衣裳”里,既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 来的欣慰之情,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 的感慨之意,更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诗人悲喜交集的 复杂感情,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五个字中了。 166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 诗意: 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 泪洒衣衫。 “初闻涕泪满衣裳”是 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 个浪头。这是喜极而悲、悲 喜交集的逼真表现。 168 诗人高兴得落泪的一刻,自然想到同受苦难的妻 子儿女,身边的妻儿什么样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 妻子和孩子 169 胡乱地送卷起 诗人回头看到身边的妻儿 不在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 开,喜气洋洋,妻儿的喜更增 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 了,随手卷起诗书,陷入这巨 大的喜悦中。 170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诗意: 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胡乱收卷诗书, 内心高兴得快要发狂! 171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两句进一步写诗人及家人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情绪的变化。 “漫卷”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激动心情,把诗人急不可 待,便欲收拾行装的心情刻画得跃然如见。而“喜欲狂”作了进 一步的描写,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 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 他还要做什么?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诗人像小孩一样欢乐得手舞 足蹈还不尽兴,还需要“放歌纵 酒”才能把喜情抒尽。“白日放 歌”纵酒,不是借酒消愁,而是 以酒助兴 ; 今日之高歌,不是长 歌当哭,而是快乐地歌唱。 174 诗人现在已经还乡了吗? 没 有 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句诗说的是正好可以趁着春天返回故乡。 交流读这两句诗的感受,从“放歌”“纵酒”“作 伴”“还乡”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喜欲狂”的具 体表现,体现了 诗人愉快、兴奋的心情 。 (课后第二题) 176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意: 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 天启程返乡。 177 这是诗人喜悦情感的第三次爆发。不仅如此, 诗人恨不得立即归去,甚至已经想象到了返乡的路 上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178 想 象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 写出了时间之迅疾 正是诗人归心似箭的真实写照。 179 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 请看: 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 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 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 涉、千里迢迢。在这里诗人却只用 四个动词,说明诗人归心似箭,千 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 在诗人的眼里,洛阳就在眼前,故 乡就在眼前。 180 幻灯片下显示动态 两句诗中连用 了四处地名,而以 “即从”、“便 下”、“穿”、 “向”这些极富动 作表现的词语联结 起来,势如飘风, 使人从强烈震动的 节奏中,看到诗人 那种急欲归去的心 情,跃然纸上。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 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 峡险而窄, 舟行 如梭,所以用“ 穿 ”;出“巫峡”到“襄 阳”, 顺流 急驶,所以用“ 下 ”;从“襄阳”到“洛阳”,已 换 陆路 ,所以用“ 向 ”,用字高度准确。 182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意: 即刻启程, 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 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这一联是诗人的想象,身在梓州,顷 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 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表现了诗人渴望回 到故乡的喜悦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18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宋 ] 陆游 三万里河 / 东入海, 五千仞岳 / 上摩天。 遗民 / 泪尽 / 胡尘里, 南望 / 王师 / 又一年。 朗读 (幻灯片下播放) 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