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学第一课长征的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就是长征,有着坚定无比信念的长征。
开学第一课长征的故事一:
80年前,外国学者斯诺写了一本书,叫《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成为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媒介。80年后,“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湖南站活动中,中国日报美籍记者Tyler跟着采访团重走长征路,记录新长征故事,见证中国沧桑巨变。
中国日报美籍记者Tyler在北京工作5年,他选修中国历史,但对长征了解并不多。“长征很艰苦,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低潮期,毛在长征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就是Tyler对长征的印象。
这次采访活动地点主要在湖南湘西、怀化、张家界等地。“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知道要期待什么,我从没有来过中国这些贫困的地方。”正如Tyler在他的稿子里面写到,不了解长征的他,第一次来到中国贫困区。
随着采访行程的推进,他看到许多贫困山区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洋房,一个个家庭脱离了贫困,Tyler说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在十八洞村,龙德成老太太拉着tlyer的手,跟他讲脱贫故事,Tyler觉得特别感动。
“老太太住在这样封闭的大山里,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人生,在这种条件下还很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Tyler觉得自己对长征精神有了新的理解,长征精神就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做到,经历地震等灾难都能挺过去。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但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坚韧达到了极致。”Tyler说,长征的先烈们,为了理想,为了生存,那么艰苦的条件也没放弃,最后完成目标。
Tyler很期待中国的扶贫政策,比如发放小额贷款给村民,教村民养殖技术。“跟长征一样,脱贫也是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费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他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把脱贫比喻成新长征。
“多传递一些正能量。”Tyler希望自己有机会深入群众去了解在这场脱贫新长征路上的发生故事,并把他铭记在心,像斯诺那样写书。
开学第一课长征的故事二:
又是一年开学季。从20xx年至今,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品牌节目《开学第一课》已经陪伴全国中小学生走过了8个年头,今年9月1日仍将在央视一套晚八点黄金时段亮相。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力争给全国中小学生献上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第一课。
据介绍,在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为国家奉献一切”的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
第二堂课讲述的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他在被敌人子弹打碎右臂之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伤臂,贺龙元帅举着他锯下的骨片对战士们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讲述了自己和父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她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出生18天后就在马背上的摇篮中踏上征途。在她眼中,战斗时所向披靡的贺龙元帅是一个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将领,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孩子而勇敢的父亲。
在第三堂课“百折不挠”中,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一年只有一支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秦华礼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上毕业,从此一生奉献给通信事业。随后,红军将领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了父亲在长征中“披着毯子上战场”的故事。在现场,她还给孩子们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踏着这样简陋的鞋,红军创造了一天最远行军达240里的奇迹,相当于绕体育场300圈。
第四堂课“坚持不懈”讲述的是对长征精神坚持不懈地继承和发扬。这堂课请来了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也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艰苦而又光荣的历程。随后,节目现场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升旗仪式,由国旗班战士护旗、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作为先辈的代表升旗,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激荡着浓浓的爱国热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