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选题
抗疫标语的价值研究
一、选题意义及价值
理论意义
1.从学术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对“标语”的解释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人民群众在创作抗疫标语时会考虑怎样让受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亲切可靠,“看”起来印象深刻,“记”起来简单方便。这对抗疫标语的音节、韵律、句式结构等方面有了要求。从这个角度研究抗疫标语,有利于在学术上丰富现代汉语的研究。
2.拓展抗疫标语创作的微观研究领域
随着抗疫工作的推进,抗疫标语渐渐走红网络。怎样创作合适的抗疫标语成为了社会焦点,当前抗疫标语的创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重新梳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开展对抗疫标语创作的研究,有利于引发人民群众对抗疫标语创作的新思考,丰富抗疫标语的内涵。
实践意义
1.有利于开展抗疫的宣传工作
抗疫标语产生于新冠疫情爆发这一特殊时期,为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而服务。风趣诙谐、充满诗意、简单明了的标语有提示、劝服的作用,还能让处在疫情中恐慌的人们得到一剂慰人心腹的良药。抗疫标语的宣传有利于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更好的防范疫情。
2.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抗疫标语凭借其文字简练、意义鲜明、通俗易懂、修辞手法多样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疫情防控,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3.促进优秀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标语”,古时称“帖子”,意为贴在公共场所供大家阅读。标语的长期存在有其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音形义三者结合的方块字,使得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对对子、写对联。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标语在不同时代都有其身影的出现。标语文化植根于民族语言文化,对抗疫标语的价值进行挖掘与学习,也是对优秀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于该选题的学术界研究现状
(一)关于当前社会对标语文化的研究
夏侯甲的《标语文化》(《群言》1989年10期),韩承鹏的《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07期),支玲琳的《标语文化如何与时俱进》(《解放日报》2012-03-08),杜涛欣的《标语文化流变》(《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04-28),张娜的《论标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写作规范》(《语文建设》2014年08期),林纲的《疫情防控宣传标语的语言生态分析》(《传媒观察》2020年04期),主要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标语进行研究,他们虽对标语进行了研究解读,但价值挖掘并不深刻,从标语对优秀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当前疫情防控的现实需要来看,对这个主题深层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当前抗疫标语在疫情防控中所起到的作用的研究
原慧艳的《抗击疫情“硬核”标语的语言艺术》(《语文建设》2020年04期),杨光志的《乡村防疫抗疫宣传标语传播效应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06期),邹国芳的《“土味”宣传标语助力疫情防控》(《西江日报》2020-02-14),谢军的《好标语凝聚精气神》(《金昌日报》2020-02-17),郝铁川的《抗疫标语口号折射的法律价值观念》(《法制日报》2020年-03-04),李成伟的《提升标语创作水平,助力新农村建设》(《语言文字字报》2020-03-11)等作品都明确肯定了抗疫标语在疫情防控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在作用的两面性上过于片面,研究也不够深入。
(三)关于当前抗疫标语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郭光文的《防疫标语要避免语言暴力》(《湘声报》2020-2-21),陆绍洋的《抗疫标语不妨多些温情》(《光明日报》2020-02-26),郭雯熙的《“语言抗疫”中的民间智慧》(《语言文字字报》2020-2-19)等文章指出了当代抗疫标语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指出当前抗疫标语创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抗疫标语选择不恰当的消极影响,但目前对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研究不够深入。
三、研究成果
在抗疫期间,标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广泛应用,为抗疫工作早日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疫标语的“雅俗性”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抗疫标语的特点
1.言简意赅,句式灵活
抗议标语短小精悍,用词考究。如“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9字概括基本要求;“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来年再叙。”四字连句隐喻,简单有力;抗疫标语精简的同时,句式灵活,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如长短句结合的:“强堡垒、做先锋、当表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对偶结构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内容多样,侧重点多
如传递温暖的:“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告诫做好防护工作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友邦捐献时赠送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提醒理性对待疫情信息的:“发朋友圈保持理智和清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3.实时跟进,阶段性强
感染人群增长缓慢时出现“保护自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