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唐人七言绝句的喻象艺术
论唐人七言绝句的喻象艺术
摘 要:唐代有不少七绝注意把景物、情感提炼到最精巧集中的一点,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奇妙的、饱含情意的、充满诗意美的比喻,从而使诗的意境生动完满地呈现出来。这也为当代七绝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关键词:唐代 七绝 喻象艺术
清代王夫之曾说:“自唐以后,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姜斋诗话》)可见,写好七绝是作诗的必要门径。当然,要写好七绝有许多讲究和技巧。 读唐人七绝,我们发现,一些优秀作品常用一种手法,就是在绝句的后两句推出一个新鲜、恰当的喻象,诗的意境便跃然而出。这不仅表现在写景、抒情中,也用于写人、咏物或说理时。
唐人多有借助喻象来写景的佳作。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日光中香炉峰紫烟缭绕的背景下,一条瀑布悬挂于山川之间,前两句已是非同寻常;在富有想象力的诗人眼中,从云端飞流直下的瀑布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一个神奇的比喻,不但庐山瀑布的声势、气势全出,而且,白色的银河与紫色的云烟相形相衬,造成瑰丽的视觉审美效果。刘禹锡《望洞庭》诗则前两句、后两句皆用比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明净的秋月下,洞庭湖水波平如镜,洞庭山静立在湖心,这图景宛如在白银盘里放了一颗玲珑的青螺。多么新巧的比喻!秋月下的湖光山色被写得真切别致,惹人怜爱。诗人雍陶《题君山》同样写洞庭湖的山水,后两句为:“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君山在湖中的倒影,若镜中水仙青色的螺髻。因设喻角度不同,所以又写出了新意,表现出湖山的静谧与秀丽。再看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以真珠比清露,写出新月下露珠的圆润与光泽;以弓比天幕上那弯新月,不仅形似,而且更见精巧,妙喻中透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欣喜之情。晚唐诗人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三)写华清宫的荒凉景象:“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以梦一般的云,尘一般的雨,渲染了一种迷离恍惚的氛围,传达出了诗人面对盛世古迹时的感伤情绪。以“梦”比“云”,以无形之象比可见的形象,颇有新意,蕴含了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思。其他如高适《听张立本女吟》:“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其一):“不见乡书传雁足,月明荞麦花如雪。”杜牧《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来鹄《云》:“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无不是后两句写景时运用比喻的佳作。以上所举多为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的诗作,有些七绝的比喻则只写喻体,而将本体隐藏起来。如杜牧《叹花》:“自是寻芳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又题作《怅诗》,文亦有不同:“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据唐人孟《本事诗》记载: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写下此诗,言自己错过了花期,而今已是花落叶茂、枝头果实累累的时节。诗以“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景物暗喻女子的结婚生子,既深婉含蓄,又新颖有趣。
唐人七绝借助喻象来抒情。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玉壶”中捧出一颗“冰心”来告慰洛阳的亲友,以此比喻自己冰清玉洁的品格。这一喻象取自南朝鲍照“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苍茫江雨中,孤立的楚山,又加以“玉壶”之“冰心”,诗人精神之宽广、坚强和高洁,全部被表现出来了。王昌龄有一片“冰心”,诗人刘叉的胸中却有一把“万古刀”。看其《偶书》:“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以“磨损”的“万古刀”比喻胸中被压抑的正义感,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及其刚烈的个性,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李商隐的《日日》诗先写春光引起的无名愁绪,后两句:“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何时才能摆脱骀荡春光引起的缭乱意绪,使心绪像百尺游丝一样呢?以“游丝百尺长”比“心绪浑无事”,写出心绪的容与、悠闲、渺远等种种微妙感受。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以满眼春色比相思之情。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以江水作比,生动地写出了思情之悠长不尽。这些都是以喻象实现抒情效果的佳作。
唐诗还借助喻象写人物。如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中唐文人沈亚之,善诗文小说,却一生沉沦不遇。诗人先赞其诗之清,叹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