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福建省各地
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Ⅰ
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存在于形象中,但不容易察觉,因为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B.“木”字具有木头、木料等潜在的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
C.“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以比“木”更能体现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的特点。
D.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是因为“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
2.下列各项中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中的“素月”是诗人高洁形象的写照。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是孤高品格的象征。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可以“以动衬静”。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常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
1.(3分)B
2.(3分)C
3.(6分)①比喻论证。文中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比作是概念的影子,形象地阐释了诗歌语言暗示性具有难以察觉的特点。②举例论证。以周邦彦《满庭芳》“午阴嘉树清圆”为例,论述“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③对比论证。将“木”与“树”进行对比,阐述两者给人的暗示与联想各有不同。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妆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幻觉。唐代的“闺怨诗”以“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与“以悲为美”的感情基调而闻名,男子借诗言志,“代言”就是言志的一种表现方式。“代言”以闺妇的情感遭遇隐寓自己的政治遭遇,带有委婉的功利性目的。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②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
③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④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毕业生网上阅卷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五城市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辨析.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多材料阅读.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综合.docx
-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x
- 福建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应用专题.docx
- 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
-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
-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doc
-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
-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doc
-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