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10 篇)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第 1 篇:
活动目标:经过活动使学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资料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
及损失, 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 (学回答) 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齐来了解地震是怎样
产的,遇到地震应当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学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 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安全教育教案)下突然发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必须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并且断层又具有必须活动性的地带,
地震最容易发。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 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
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 1 级,能量约增加 30
倍。通常, 3 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 5 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一样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 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过
6 级以上地震。 1976 年 7 月 28 日发在唐山的 7.8 级大地震,
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 . 这是 20 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 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
发育, 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加上干湿季节分明, 暴雨集中。
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日本发了 9.0 级的地震,
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了五次 6 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构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必须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
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产和活设施而成灾,同时 造成地裂, 并引发火灾, 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 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 响,能够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 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 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 有发。
、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 注。
学 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
统。
学 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
法规体系。
学 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 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经过恢复地表植被, 改善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频率和强度。
学 8:进取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
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第 2 篇: 教学目标:
使学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景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我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 将受灾情景与学作交流, 使学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我
师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 一) 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能够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 二) 发险情时,如何救助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