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基因定位;
;一、两点测交;(1)P: CSh/CSh×csh/csh
F1: CSh/csh×csh/csh
CSh/csh csh/csh Csh/csh cSh/csh
4032 4035 149 152
;(2)P: wxSh/wxSh×Wxsh/Wxsh
F1: wxSh/Wxsh×wxsh/wxsh
wxSh/wxsh Wxsh/wxsh wxsh/wxsh WxSh/wxsh
5885 5991 1531 1488
;(3)P: WxC/WxC×wxc/wxc
F1: WxC/wxc×wxc/wxc
WxC/wxc wxc/wxc Wxc/wxc wxC/wxc
2542 2716 739 717;两点测交???局限性;二、三点测交;三点测交的特点:;以玉米C/c、Sh/sh、Wx/wx三对基因连锁分析为例,在描述时用“+”代表各基因对应的显性基因。
1.用三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系作亲本进行杂交、测交;
2.考察测交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分类统计;
3.进一步确定两种亲本类型和两种双交换类型;
4.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5.计算基因间的交换值;
6.绘制连锁遗传图。;;三、干涉和并发率;干涉与并发率的关系; 四、染色单体干涉;五、遗传学图;;4.2 脉孢霉四分子及遗传学分析;;脉孢霉作为遗传研究材料的优点:;一、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粒作图;A;A;交换的子囊孢子数;二、二对基因的四分子分析;
无交换时,PD和NPD各占50%;
有交换时,产生T型,亲本型和重组型各占50%;
均表现为自由组合。;
PD型子囊是由无交换或二线双交换产生;
NPD型子囊是由四线双交换产生;
T型子囊是由单交换或三线双交换产生。
;1.按照子囊的分离发生时期和子囊类型对后代子囊进行分类;
2.按照不同类别对子囊进行数据统计;
3.计算两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
4.求两基因之间的距离;
5.根据所得数据判断两基因间的相对位置;
6.绘制连锁图。 ;遗传学---第四章遗传图的制作和基因定位;1.两基因是否在同一染色体上?
PD=NPD,两个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PDNPD,两个基因连锁。
2.连锁的两基因在着丝点的同侧还是异侧?
根据MII期的子囊数目,
PD=NPD,两个基因位于着丝点的异侧;
PDNPD,两个基因位于着丝点的同侧。;4.5 细菌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细菌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方式; 细菌的转化和基因定位;细菌转化过程示意图;转化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计算重组值;遗传作图;4.5.2 细菌的接合与基因定位; A菌株:met- bio- thi+ leu+ thr+(thi:硫胺素B1)
B菌株:met+ bio+ thi- leu- thr-
A A+B B
基本
培养基
原养型:met + bio + thi+ leu+ thr+
;分析原因;结论:重组子的产生需要两个菌株的直接接触,二者之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转移。;结论:接合过程是一种单向转移,从供体到受体。;三、F因子;3. F因子的转移:;4. F+×F-的特点:;四、高频重组 (Hfr);2.Hfr的特点 :
(1)染色体重组频率高,比 F+×F- 高1000倍;
(2)F因子转移频率低, F-→F+ 很少或没有。
+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都是雄性菌,含有F质粒
区别:
(1)前者高频重组,后者低频重组;
(2)前者F因子转移频率低,后者F因子转移频率高;
(3)前者F因子整合,后者F因子游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