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眼里有不朽的光芒 心里有永恒的希望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路径探索
摘 要:项目以海绵示范点为目标,在设计上深入贯彻海绵理念,以乡土植物造景为主,系统性地打造了一条雨洪管理流线,旨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郊野型湿地景观。同时透水生态铺装打造的慢行步道与科普设施,让人在康体的同时了解海绵理念,使整个场地不仅仅是一块绿肺,更是一块寓教于乐的科普新文化场地。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生态;低影响开发
一、海绵体系的构建
顺应时势,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绿色海绵系统。
依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对我国不同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标准,靖江市位于Ⅳ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为70%—80%,取最大值85%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项目所在地位于靖江市城南西区,根据《靖江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城南西区面源污染(SS)削减率控制指标为46.4%,得出本案的控制目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85%;SS削减率为46.4%。
根据管网图、地形标高确定地块汇水面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及《靖江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对1986年至2015年30年间靖江市日降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保证地块的设计在取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最大值8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35.0mm时,场地内部的海绵调蓄设施可有效蓄存雨水,保证降雨不外排。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采用人工湿地、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带、植被缓冲带等一系列雨水调蓄措施保证地块能满足并高于专项规划控制指标。
二、景观设计中海绵理念的具体运用
(一)项目概况
地块位于靖江市金洲路北侧,东至南环西路,西至广靖互通匝道,北至现有河道,红线内设计面积约10.8万平方米。项目是进入靖江的门户绿地,三角地块周边的交通均为重要干道。本案上位规划是发展備用地,周边主要分布有住宅、工业、公园绿地和商住混合用地。
(二)设计策略
本案在海绵设计的策略上主要贯彻以下几点:
第一,地块以海绵生态体为基本骨架,制定了一条完整的雨洪管理系统,有效采用源头削减、中途控制、末端处理等多层面雨水控制利用措施,通过“渗、蓄、滞、净、用、排”六字原则,利用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有效降低植物灌溉、建筑及场地维护的用水量,将水体景观作为回收雨水的存储区。
第二,按照低影响开发及水循环利用等设计理念展开实施设计,最大化地保证未来场地开发的生态效益,对区域内的生态水源进行利用,同时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硬质铺装,用透水道路承担起慢行及科普的路线,并将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均纳入场地的海绵城市设计中。
(三)植物造景策略
用乡土植物营造出具有鲜明靖江特色的绿色景观。多用乔木、常绿落叶科学配比,选用靖江特色的中山杉、香橼等树种,分区块种植特色骨干树种,比如高速周边选用香橼、枫杨、苦楝等适生降噪树种;湿地周边以中山杉和其他杉类打造水上特色杉园;旱溪周边以各色地被植物结合旱溪打造科普园;园路两侧用银杏营造树影婆娑的秋色美景。
三、结语
地块以海绵城市试点案例为目标,不仅是当地市民健身、休闲、科普的绝佳场所,而且成了该市蓄积雨水的海绵体,是一个将园林景观和海绵元素相融合的绿色生态地块。通过海绵生态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植物多样性,大大减轻外网改造的成本费用。整个场地在未来将是靖江市的一处经济节约、绿色生态、科普野趣的可持续绿色新地标。
参考文献:
[1]秦升益,陈梅娟,孙青量,石安邦.“水十条”背景下创新型海绵城市建设技术[J].建设科技,2015,(13).
[2]张剑飞,李晶晶:基于LID理念的海绵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常德姚湖公园为例[J]. 中外建筑,2015,(7).
作者单位: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