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微生物 是对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微小生物的统称。 (特点:形体微小
结构简单 类群庞杂)
2 细胞质 :细胞内除了核物质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的物质的总称。
3 核糖体 :核糖核蛋白体,一种颗粒状物质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65%RNA+35% 蛋白质
4 内含物 贮藏颗粒 : 细菌在某种营养物过剩时的贮藏物
气泡 —特殊结构,只存在某些光合细菌、水中细菌细胞中。
5 质粒 —— 存在于细胞质中, 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能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可在细胞间转移。
核物质 —— 原核, 没有固定形状、 核膜和核仁, 只有环状 DNA 丝高度折叠缠绕所在核区。
6 荚膜 : 某些细菌在壁外分泌的一种松散透明的粘液状物质。
7 粘液层 : 较薄松散没有一定外形和明显边缘的粘液物。
8 菌胶团 : 许多细菌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连成一体,组成共同的荚膜,形成一定形态的细菌
集团。 (保护细菌抵抗不良环境 提供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栖息场所和食料 是构成活性污
泥和生物膜的主体,有较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9 菌鞘 : 有些种类的细菌其单个细胞可排列成丝状,外有一层透明的管状物 由粘液层逐
渐硬质化形成
10 芽孢 :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圆柱形的内生孢子。 一种
休眠体。
11 鞭毛 : 是运动性的微生物细胞表面着生的一根或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毛发状
的丝状物。 (运动器官。运动方式为旋转)繖毛: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的丝状体(作用:
(1)粘附作用。 (2) 性繖毛在遗传中起作用。 )
12 芽殖 少数细菌先在母细胞表面形成一个小突起,长到与母细胞大小接近时再分离。
12 菌落 :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来源于一个母细胞、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
13 放线菌 : 单细胞、丝状原核微生物。因菌体是丝状的、且呈放射状生长。 (大多由分支发
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约 1um,丝内无隔膜,多核,单细胞,革兰氏阳性 多为异养型,
多为腐生,少数寄生,大多好氧)
14.丝状细菌 (鞘细菌、衣细菌) :单细胞原核生物,菌体细胞能排列成丝状,外有一层共有
的鞘。属细菌门。
15 铁细菌 :能在外鞘或原生质内聚集铁的细菌的俗称
16 硫磺细菌 : 能将 H2S、S 及其它硫化物氧化成硫酸,从中获得能量的一类细菌的统称。
17 球衣细菌 : 球衣细菌有丝状鞘,个体杆状细胞呈链状排列在鞘内,大多具有假分枝
17 蓝细菌 :大多阴性 含叶绿体 光能自养
17 酵母菌 凡是单细胞世代较长, 一般以出芽或裂殖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低等真菌的统称
17 衣壳 由蛋白质组成衣壳粒,以对称的形式有规律地排列成各种形状
18 温和噬菌体 : 入侵宿主细胞后,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不裂解宿主细胞的噬菌体。
19 溶源性 : 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不裂解细胞、与细菌共存的特性。
20 溶源性细菌 : 被温和噬菌体感染的细菌。
21:培养基 :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19 溶源性 :
20 溶源性细菌 :
21:培养基 :
22 抑制剂 — 与酶的活性中心的基团作用而降低酶活力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的物质。
23 新陈代谢 ,是一切生活有机体的基本特征,是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统称。
24 互生 — 两种可独立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双
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25 共生 — 两种生物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分工协作,创造相互有利的营养和生活条件,形
成合二为一的共生体的关系
26 抗生素 : 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
27 寄生 — 一种小型生物(寄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
和进行生长繁殖。
28 生长 — 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吸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秦汉时期).pdf VIP
-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02.ppt VIP
- 广汽集团入职在线测评试题.pdf
- 注射用环磷酰胺说明书__安道生.pdf VIP
- 数码相机-SONY索尼-DSC-S2100(Cyber-shot手册)说明书.pdf VIP
- 委外及安全施工作业管理办法与委外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pdf VIP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最新版.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财务评价与审计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特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西学中”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中药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