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E培训教材一;什么是管理;工业工程的定义:;IE的意识:;(一)人机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改进:;动作经济原则
于人体的运用
第一条原则: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第二条原则:人体的动作应尽量应用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为妥
第三条原则: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
隹;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 轻快;动作尽可能有轻松的节奏
第四条原则: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
工作顺序排列
第五条原则: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
量堕送至工作者前面近处
第六条原则: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坐椅式样及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
第七条原则: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
第八条原则: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
第九条原则:手指分别工作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给予分配;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机器上的杠杆、手轮的位置,尽可能使工作者少变动其姿势
第十条原则:工具及物料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
;5W1H改善手法;(四)改善四原则;距离
(CM);距离
(CM);现场管理者的角色; 小马是车间的技术骨干,因为工作勤恳,技术好,被公司提拔做领班,管理15个人的班组工作.每天小马都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员工操作中有什么问题,小马都能立刻帮助解决. 如果有员工缺勤,小马就亲自操刀上阵. 员工有什么技术问题,都立即找小马解决,每一天,小马都要处理不少技术问题,从一上班到下班,忙个不停,生产机器出现了故障,小马去解决,生产任务完不成,小马亲自上岗,生产质量有问题,小马去分析;小马觉得自己很辛苦,但同时也很自豪,很多员工觉得生产现场离不开他,但同时小马觉得很累,连换休都是奢望,生产线离不开他,他也不放心,但年终考核时,主管却告诉他:对他的工作并不满意,人为他没做好现场管理.小马觉得很委屈:我整天都在辛苦的工作,解决了不少难题,生产现场都反映离不开我,难道工作还没管理好吗?; 低产量
低个性化
人力为主
通用工具
技术工艺复杂
熟练时间长
质量不稳定
取决于工人水平
成本高
;;;;;;改善的种类;消除七大浪费;什么是浪费;PDCA;五、生產線平衡分析
1、生產線平衡的含義
自從福特在汽車生產中發明了流動作業以後,流動作業方法因為具有對作業人員要求不高,容易批量生產等優點,被眾多的企業所采用。
當工序之間的作業時間差距很小,生產中等待的時間很少,這時生產效率最高,稱之為生產線平衡
當然,生產線不可能自動達到平衡的狀態,要通過生產線平衡分析,以期達到以下目的:
A、縮短每一工序的作業時間,提高單位時間的產量;
B、減少工程之間的預備時間;
C、消除生產線中的瓶頸、阻滯、不均等現象,改善生產線平衡;
D、改善制造方法,使它適合於新的流動作業。;2、生產線平衡的表示法
生產線的平衡,通常用生產流動作業表的方法來表達,如圖A和B所示。圖中縱軸代表時間,橫軸則按生產流動的順序將各工序依次列出,以折線或柱形圖的方式將工序時間標出。;用長條圖表表示的流動作業表;由於現代的流動生產以機械輸送帶流動為主,機械輸送的速度也應與生產速度相適應,一般以輸送帶移動一個標准工序距離的時間來表輸送帶的速度,稱為節拍時間(tact time or cycle time),以TC表示。節拍時間,生產計劃及工序作業時間應相適應,這也是生產線平衡的一部分。
3、生產線平衡分析的步驟
A、測量各工序的實際作業時間
B、制作流動作業表(如圖B)
C、計算生產不平衡損失時間
生產不平衡損失時間為最長時間與各工序時間之差的累積,也就是圖中的陰影部分(紅線條長度代表時間之和)
T(loss)=Σ (Tmax-Ti)=(Tmax-T1)+(Tmax-T2)+…….(Tmax-Ti)
;D、計算生產平衡效率及損失率(以圖B為例)
生產平衡效率=各工序作業時間合計/(最長作業時間*總人數)= ΣST/(瓶頸*總人數)=324/(35*12)=77.1%
生產不平衡損失率=1-生產平衡效率=1-77.1%=22.9%
E、分析和改進
生產平衡的改善,就是使各工序作業時間更為平均化的過程。當生產效率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時,就必須對工序作業分配進行調整,使之更趨平衡。
(1)作業改善的基本原則
*排隊不必要的動作
*合併微小的動作
*簡化複雜的動作
*重組動作或工序
;(2)對於耗時較長的工序,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分割作業,移一部分到耗時較短的工序
*利用工具或機械,改善作業縮短工時
*提高機械效率
*增加作業人員
*提高作業人員效率或技能
(3)對於耗時較短的作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