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历史发展的结晶。风情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中的一种,具有高层次、独特性、差异性的特点。旅游发展对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地域民族文化保护,但旅游的过度发展对民俗文化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以泸沽湖地区摩梭族人的走婚习俗为例,研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该习俗的影响及如何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走婚习俗;影响;对策   一、民俗文化旅游概述   (一)民俗文化旅游   不同的学者对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存在分歧。也可以称为“民俗风情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但总的来说,民俗文化旅游是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依托,以独特的民族习俗为基础,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核心,通过某种形式将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展现出来,成为可供游客欣赏、参观、体验的旅游产品。   (二)走婚习俗概述   (1)摩梭人概况。摩梭人生活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风景秀美的泸沽湖畔。人口约5万,有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生活在四川盐源和木里县的摩梭人约有4万,被相关部门划为蒙古族。生活在宁蒗县泸沽湖永宁坝子约有1.5万人,被归为纳西族。   (2)“走婚”的内涵。摩梭人保留一种母系氏族制度,是一种母系社会。家中祖母地位最高,权利最大。而摩梭人也采取“走婚”的婚姻模式,即男不娶妻,女不嫁人。摩梭人成年男女单独相处的时间少,只会在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喜欢某位女子便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居住的房屋),当然男子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翻墙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让其他人不要打扰,天亮前必须离开。   (3)走婚习俗的基本原则:①建立在男女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之上,是男女双方一种平等自由的选择。②禁止具有血缘关系的男女进行走婚。③阿注、阿夏之间以情感为纽带,不存在任何经济联系。④男女之间感情破裂后,可以随时结束双方关系。⑤成年男女可生育孩子,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走婚关系可稳定下来。   二、旅游发展对走婚习俗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旅游发展促进泸沽湖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摩梭人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摩梭人聚居地区发展旅游业,将独特的走婚习俗作为区别于自然景观的旅游亮点,把走婚习俗等系列民俗习惯打造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促进走婚习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和平的重要方式。独特的走婚习俗区别于其他民族,不对其形式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则容易对该民族产生误解和矛盾。旅游者也给当地带来不同的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3)促进民俗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摩梭人也更加倾向于固定的伴侣和稳定的婚姻生活,传统的走婚习俗面临逐渐衰落,旅游发展为走婚习俗保护与发展注入活力,焕发新的生机。   (二)消极影响   旅游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会造成破坏,如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等。对文化资源也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走婚习俗作为文化习俗,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影响。   (1)走婚民俗被大众文化同化。旅游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将走婚习俗传播出去,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又将外来文化引入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失去走婚独特性。   (2)走婚民俗文化过度商业化。为了娱乐大众,吸引游客,将走婚习俗做成体验产品,供游客体验感受。将各个走婚环节都与经济挂钩,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并没有对民俗文化起到根本的保护作用。   (3)走婚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弱化。民俗形式占主导地位,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占有次要地位。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也受到旅游发展的影响,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想观念的退化和改变。   三、对走婚习俗保护性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   (1)政府指导原则。政府针对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走婚习俗的保护状况,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保护文化的独特性,实现走婚习俗等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多种效益并重原则。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以民俗文化资源为主,以自然资源为辅的发展模式。突出走婚习俗的文化性,兼顾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   (3)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建设并举原则。软件是以走婚习俗观看、体验为中心的相关环节的组织安排,表演人员队伍建设。硬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走婚中用到的“花楼”等。   (二)当地居民   (1)引导当地居民重视本民族的特有文化。让少数民族同胞意识到民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