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伦理取向研究
戴琦 袁曦临 业务研究
摘 要 论文选择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从网络公共事件入手,以群体视角论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社会责任取向,通过个案分析,阐明社交网络用户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结果发现,在网络场域中,傳统道德权威并未瓦解,社交网络中的个体行为并非完全以个人情感和利益为中心。网络用户的道德感和网络社会正义得以持续源于2个激励因素:个体的被认同感以及网络言论的公共化。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仍受传统道德、规则的约束,但存在群体极化的风险。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信息交互行为 社会责任 网络伦理 群体
分类号 G251.2
Abstract Choosing the social media represented by Weibo and starting with representative network public event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 in use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havior is discussed from the group perspective. Meanwhile,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explored through cas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network field, traditional moral authority has not been collapsed,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 is not liberalism centered entirely on personal emotions and interests. There are two incentives for the morality of the Internet user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online social justice: the individuals identity and the publicity of online speech. The individualism of Internet people is still the freedom under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authority, but it still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isk of group polarization.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havi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Network ethics. Groups.
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平台、问答社区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线性交流路径,用户间建立了更开放复杂的双向联系,信息行为有了更宽松自由的余地。随着网民数量大规模的增长,用户在信息活动中的意识和行为被迁徙到社会全景中,同样现实问题也不断地被切入虚拟环境。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通过人们线上的信息行为建立联系,意味着现实问题的发展态势将会越来越多地受网民行为的影响。因此,分析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整体偏向,尤其是网络个人行为与社会的利益取向是有必要的,这对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网络生态平衡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1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研究
信息行为是人类行为及与其相关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的总和,涵盖主动和被动的信息寻求和信息利用[1]。信息行为包括了信息需求、信息查寻、信息选择、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加工、信息交互等一系列活动[2]。国内外有关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可大致归纳为五类:理论研究、模型研究、方法研究、影响因素研究以及新视点研究[3]。传统的信息行为研究较多地关注于特定的信息用户群体,如学者、女性、农民等,又或是集中于特定的信息行为类型的模型建构。而针对网络信息行为领域,其研究与传播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环境学等领域有了更多交集,跨学科趋势渐显。在这些信息行为研究中,信息交互、信息共享行为研究尤其受到重视。
交互性是互联网最显著的功能特性,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是社交网络环境下“媒介—社会—人”三者循环互动的关键,从邮件、论坛、博客,再到QQ群、微博、微信和社交问答等,都可以看到用户不断进行各种交互行为[4]。齐云飞和朱庆华等专家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是:信息
-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
官方认证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