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比较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心律失常.docx

急性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比较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心律失常.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急性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比较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心律失常      [关键词]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21)11(b)-023-02      在未进行溶栓与急诊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的年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者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而且,前壁者较下壁者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在目前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条件下,对前壁与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的预后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2月~2021年6月我科收治的AMI患者,前壁50例,下壁53例。AMI诊断标准:①典型的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②形成Q波动态ECG AMI改变。③心肌酶学升高超过正常两倍以上并呈AMI的曲线改变。④不排除既往有过心肌梗死的再发心肌梗死患者。前壁包括:前间壁(V1~V2)、前壁(V1~V3)、广泛前壁(V1~V4~6)、前侧壁(V4~V6)及前高侧壁(V4~6、I、AVL)。下壁包括:Ⅱ、Ⅲ、AVF或合并后壁(V7~V9)或右室(V3R~V5R)。   1.2 方法   符合溶栓标准,用法:尿激酶100万~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静点完毕。进行监护及反复的心电图检查,阵发性房颤(AF)、房扑(AF)、室速(VT)、室颤(VF)及房室传导阻滞(Ⅱ、Ⅲ度AVB)列为心律失常。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全部存入SPSS-PC软件系统,并进行u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前壁心肌梗死组与下壁梗死组病例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相比较,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比例更高(P<0.01),见表1。      2.2 前壁组与下壁组心律失常及病死率   下壁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1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例及房扑1例,前壁组均为0例,P>0.05;前壁组房颤略多于下壁组;下壁组室颤、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Ⅱ度AVB均高于前壁组,但P>0.05;下壁组Ⅲ度AVB明显高于前壁组(P<0.01)。死亡8例,72 h后室速室颤死亡5例,72 h内心原性休克反复室速室颤死亡2例(P>0.05),1例非心脏性死亡;前壁死亡3例,下壁组死亡5例,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显示,两组病例溶栓冠脉再通率相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因而有可比性,结果比较可靠。对两组病例完成冠脉造影(冠造)的结果比较,以CPK、CPK-MB估测的梗死面积也无统计学意义。   1988年Stone等[1]报道前壁与下壁梗死的病死率分别为11.9%和2.8%,同年Biurkes等[2]报道为13.5%和8.4%。根据他们的研究,前壁梗死者是住院期间不良的预后因子,但本研究显示,前壁组病死率降到10%,下壁组降到5.6%。与文献相比,两组病死率降低,究其原因为两组病例均有半数左右达到了梗死时相关血管开通,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两组心律失常结果比较,除了阵发性房颤外,下壁组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更高,室速也以下壁梗死为高,提示在急诊血管再通的年代,前壁梗死患者因为及早的血管再通,梗死范围得到限制,梗死面积缩小,既往多见的室速颤明显降低。本研究显示前壁梗死室速的发生率为6.7%,室颤的发生率7.8%,下壁则相应为12.9%、10.8%。既往报道AMI中(包括前壁与下壁)室速的发生率为10%~40%,CCU期间室颤的发生率为4%~18%。可能因为前壁室速室颤的发生率降低比下壁组明显,所以与之前相比,前壁组住院期间病死率较下壁组降低更明显。   前壁梗死合并Ⅲ度AVB常提示梗死面积广泛,预后很差。本组1例合并Ⅲ度AVB,出现心原性休克,不可逆死亡。   下壁梗死者因为常累及后壁,引起Benzold-Jarisch反射,导致过亢的迷走反射,或同时合并窦房结支或房室结支动脉的血供障碍,从而易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窦缓、窦停甚至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文献报道AMI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5%~8%,下壁者比前壁者高2~4倍[4]。本研究下壁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4%,较文献报道为高,但前壁组只有1.1%,其发生率比下壁者低得多。前壁组发生率低可能与半数患者及时有效的血运重建有关,而下壁组虽然发生率高,但病死率并不因此增加,首先,与及时有效的心电监护及有力的临时起搏器作用有关,其次,与半数患者血运得以重建有关,因而降低了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