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沈下贤》杜牧唐诗鉴赏.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沈下贤》杜牧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沈下贤》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追思中 唐著名文人沈亚之(字下贤)的诗作。首句以空灵天娇之笔咏叹而起, 一个“清”字道出沈亚之文辞的轻迥拔俗,也写出其清逸飞灵的人格。 次句中诗人寻其旧居不着,惟有青苔杂草,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末两 句是说诗人的梦魂竟在一天晚上来到了小敷山下, 在梦境中浮现的是 那鸣声淙淙的一脉清流和洁白澄明的一弯素月。 此诗凭吊了沈亚之高 洁的诗格和人格。 【原文】 沈下贤1 斯人清唱何人和2,草径苔芜不可寻3。 一夕小敷山下梦4,水如环佩月如襟5。 【注释】 沈下贤: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浙江吴兴县) 人。元和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后贬为南康尉。是著名文学家, 工诗善文,尤长于传奇小说。 斯人:这人,指沈下贤。清唱:指作诗。和:指和诗。 草径:杂草丛生的小路。苔芜:青苔遍地。不可寻:找不到,指 沈下贤旧居遗迹。 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乌程县西南二十里,是沈下贤旧居所 在地。 水如环佩:形容小敷山下河水之声如同妇女所饰环佩一样玲琮作 响。月如襟:指月光清明如同沈下贤的襟怀一样高洁。 【白话译文】 沈下贤所唱的诗,谁能够和得上?他旧居已是杂草满路青苔遍地 形迹难寻了。 我在他家乡小敷山下一夜的梦境里, 听到溪水如佩环母琮,看到 月光如同他襟怀高洁。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作者杜牧任湖州刺史,在经过沈下 贤曾居住过的小敷山时有感而作此诗。 沈亚之善作传奇小说。他写的 传奇,幽缈顽艳,富于神话色彩和诗的意境,在当时别具一格。李贺、 杜牧、李商隐对他都很推重。故诗人杜牧作此诗以表达他对沈下贤的 仰慕。 【赏析】 首句“斯人清唱何人和,以空灵天矫之笔咏叹而起。句中用一 “清”字,使此诗意境的清迥拔俗与文辞的清新秀朗一齐写出。全句 亦赞亦叹,既盛赞沈下贤诗歌的格清调逸,举世无与比肩;又深慨其 不为流俗所重,并世难觅同调。 沈下贤一生沉沦下僚,落拓不遇。其生平事迹,早就不为人知。 当杜牧来到沈下贤家乡吴兴的时候,其旧日的遗迹已不复存留。 “草 径苔芜不可寻,这位“吴兴才人”的旧居早已青苔遍地,杂草满径, 淹没在一片荒凉之中了。生前既如此落寞,身后又如此凄清,这实在 是才士最大的悲哀,也是社会对他们最大的冷落。“清唱”既无人和, 遗迹又不可寻,诗人的凭吊悲慨之意,景仰同情之感,充分地表达出 来。 三、四两句,就从“不可寻”进一步引发出“一夕小敷山下梦” 来。旧居遗迹虽“草径苔芜不可寻”,但诗人的怀想追慕之情却悠悠 不尽,难以抑止,于是便引出“梦寻”来:“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 环佩月如襟。”诗人的梦魂竟在一天晚上来到了小敷山下,在梦境中 浮现的,只有鸣声铮琮的一脉清流和洁白澄明的一弯素月。 这梦境清 寥高洁,极富象征色彩。“水如环佩”,是从声音上设喻,柳宗元《小 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月下闻水之清音,可以想见 其清莹澄澈。“月如襟”,是从颜色上设喻,足见月色的清明皎洁。这 清流与明月,似乎是这位前辈才人修洁的衣饰,宛见其清寥的身影; 又象是他那清丽文采和清迥诗境的外化, 宛闻其高唱的清音孤韵;更 象是他那高洁襟怀品格的象征,宛见其孤高寂寞的诗魂。 “襟丁古代 指衣的交领,引申为襟怀。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云: “光洁疑可 揽,欲以襟怀贮。”光洁的水色可揽以贮怀,如水的月光自然也可作 为高洁襟怀的象征。所以,这“月如襟”,既是形况月色皎洁如襟, 又是象征襟怀皎洁如月。这样地回环设喻,彼此相映,融比兴、象征 为一体,在艺术上是一种创造。李贺的《苏小小墓》诗,借“草如茵, 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的想象,画出了一个美丽深情的芳魂,杜 牧的这句诗,则画出了一个高洁的诗魂。如果说前者更多地注重形象 的描绘,那么后者则更多地侧重于意境与神韵,对象不同,笔意也就 有别。 这是交织着深情仰慕和深沉悲慨的追思凭吊之作。它表现了沈下 贤的生前寂寞、身后凄清的境遇,也表现了他的诗格与人格。但通篇 不涉及沈下贤的生平行事,也不作任何具体的评赞,而是借助于咏叹、 想象、幻梦和比兴象征,构成空灵蕴藉的诗境,通过这种境界,想象 出沈下贤的高标逸韵。全篇集中笔墨反复渲染一个“清”字:从“清 唱何人和”的寂寞到“草径苔芜”的凄清,到“水如环佩月如襟”的 清寥梦境,一意贯串,笔无旁鹫。把避实就虚和集中渲染结合起来, 显得虚而传神。 【作者介绍】 杜牧(803 —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大和二年(828年)进 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 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

文档评论(0)

139****7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