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一、 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保洁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二、 院感委员会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 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三、 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 人员, 促进清洁与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 作;应指
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五、进行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 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 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 应根据环境表而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 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 毒剂, 消毒剂的选择参考WS/T367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 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 防护应 符合相关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 生应执行
WS/T313的要求。
风险等级
I作服
可套
专用鞋/ 鞋套
匚
罩
隔离衣/防 水围裙
护目镜/ 面罩
雇子
低度风险 区域
+
土
■
.
.
■
中度风险区域
+
■
土
±
.
■
高度风险区域
+
■
+
/±
+/+
+
土
注:
1、 ++”表示应使用N95 口罩,表示应使用,“土”表示可使用或按该区域 的个人防护要求使用,表示可以不使用。
2、 处理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 置
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用品。
8、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 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清洁区(绿色):更衣室、值班室、配药间、库房。
半污染区(蓝色):医护办公室、换药室、治疗室。
污染区(黄色):病房、诊室、留察区、处置室。
卫生间专用红色。
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11、 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 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2、 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 消毒。
13、环境表而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 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 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六、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书,关清洁与儿床,使用中风险等 级环境清 洁等级 分方式频率/ (次标准低度风 险区域 中度风 险区域卫生级湿式卫生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1-2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干净、干 燥、 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2
书,关
清洁与
儿床,
使用中
风险等 级
环境清 洁等级 分
方式
频率/ (次
标准
低度风 险
区域 中度风 险
区域
卫
生级
湿式卫生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1-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干净、干 燥、 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总数
2 telOCFU/cm2,或自然菌减少1个对数值以 上
—
高度风 险
区域
消 毒级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士
咼频接触 的环境表面,实施 中、低水平消 *
2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
总数符合GB15982要求
IEI
注:
1、 低度风险区域: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中度风险区域:普通住院病 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高度风险区域: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 医学科、烧 伤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急诊科、导管室等。
2、 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立即 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3、 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4、 在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2 应 遵 守 清 洁 与 消 毒 原 贝IJ 。
3、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 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 进行消毒。
(1)环境表而常用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见下表
消毒剂
消毒水
平
细菌
繁殖
体
结核杆菌
含氯消
毒剂
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