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docx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8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赵微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 指导教师 曹凤娥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指导教师 李兵兵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指导教师 石媛媛 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科学探究 1.能用思维导图表达并整理已学的地球知识。 2.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 3.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 1.对地球与宇宙领域的探究,保持好奇心与热情。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聚焦 问题: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还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呢?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习任务单上。 面对像地球这样的研究对象,我们很难对它进行直接实验。这该怎么办呢? 过渡:科学家们在面对这样的研究对象或者问题时,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探索 探索一: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回顾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的过程。 第一步:通过观察地球内部构造的图片,知道了地球由三部分组成。 第二步:对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第三步:选择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模拟了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并将其制作成了有层次的球体。 最后,为了更好地表达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我们将橡皮泥地球模型从中间切开,参照原型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了的解释,而这个模型也为理解地球内部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作模型的过程:1.观察特征;2.选择材料;3.制作模型;4.模型解释。 探索二: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问题1: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海陆分布的特征呢? 问题2:选择怎样的材料,能够在模型中恰当地表达这些特征呢? 用不透明的圆球模拟地球; 用勾线笔在模型上,参照世界地形图,在模型上画出大陆的轮廓; 用蓝色和绿色超轻黏土分别模拟海洋和陆地; 将适量的绿色超轻黏土贴在相应的大陆上面,用轻压、轻搓的方式调试板块的大小,细小的地方可以用笔帽轻轻推动进行微调; 将剩余的地方贴上蓝色的超轻黏土。 问题3:对照地球照片和世界地形图,我们的地球模型是否表达了海陆分布的特征? 交流分享几位学生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从中发现完善自己模型的方法。 探索三:制作地球自转模型 1.观察特征 2.选择材料 可以根据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模拟。 3.制作模型 第一步:一只手拿球,一只手拿笔芯,就像图中一样,在乒乓球的正上方,用圆珠笔芯慢慢用力向下穿进乒乓球。 第二步:用圆珠笔芯向下,找到正下方的位置,继续慢慢用力穿过乒乓球。 注意安全,避免扎到手。如果觉得操作有困难,可以请家长帮助先打孔,再将圆珠笔芯穿进去。 4.模型解释 模型制作完成后,让我们试着转动地球模型。 思考:你的地球模型能够模拟地球自转吗? 交流分享几位学生的地球自转模型,从中发现完善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模型可以表达多个地球知识。 对比地球结构模型、海陆分布模型以及地球自转模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 相同点:都是地球模型,都表达了地球的特征; 不同点:它们表达的具体特征不一样。 即:不同的地球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地球知识;不同的地球模型可以研究、解释不同的自然现象。 拓展 观察常用地球仪,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呢?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呢? 地球仪可以同时表达更多的地球知识。比如:海陆分布、自转、形状等等,下面有个底座,实验操作更加方便。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继续改进我们自己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它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补充、修正的建模过程。在研究很多自然现象成因的时候,这样的模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讨 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 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6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评为教学先进,教学能手。教研科研能力较强,多次主持完成省市课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