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pptx

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管理第四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与保证第一节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测取、解释、运用”环境质量数据的科学活动。 其工作范围是准确地测取、科学地解释、合理地运用表征环境质量的数据资料。 其中心任务是掌握环境质量信息,衡量环境管理效果,为环境管理服务。 环境监测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时序性三个特点。一、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认识环境,环境管理的职能是保护环境。 环保局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运用监测数据开展环境管理,监测站采用技术手段、根据环境管理要求提供监测数据。二、环境监测的作用 1.了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定、标准等情况 2.为依法行政、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提供科学、准确、客观、及时的监测数据 3.了解监视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为科研和法律提供依据三、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对环境质量作出定量的科学评价。具体来说包括: 1)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2)查清污染源; 3)预测环境发展趋势;四、环境监测的内容和形式 1.内容: 1)常规监测:按一定的要求和计划,定时、定点测定污染源排放情况及其排放负荷变化情况,分析污染物超标程度和频率,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变化趋势,是一项经常性的监测工作。 2)污染事故监测 是在发生污染事故以后在现场进行的监测,目的是确定污染的因子、程度和范围,从而确定产生污染事故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3)研究性监测 是根据研究的需要确立监测的污染物与监测方法,然后再确定监测点位与监测时间组织监测,从而去探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所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为开展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形式: 1)基线监测:设在无人为污染的地区,为环境评价提供背景资料。 2)环境监测:主要测量大气和水质等的污染状况,是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监测形式。3)污染源监测:主要是大户污染源的定点监测。4)科研监测:用于研究污染物的排放、迁移、转化规律。5)健康监测:了解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6)资源监测:主要是对野生动植物、土壤、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监测。五、环境监测的方针和原则 1.方针: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 2.原则:1)监测对象的选定原则: a.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污染物的特点,选择那些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对象; b.对选择的污染物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和有效的分析方法,保证获得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数据; c.对监测数据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达到预期的目的,防止监测的盲目性。 2)优先监测原则: a.对影响范围大的污染物要优先监测; b.对那些有环境潜在危害,并且污染趋势有可能上升的监测项目也应列入优先监测的范围; c.对重点环境保护区,对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监测项目进行优先监测。六、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自学)环境监测数据应达到下列五个方面的要求: 准确性 精确性 完整性 可比性 代表性我国目前环境监测队伍 环保部门建立的各级环境监测站达2223个,职工3.6万余人,开展了大气、地表水、噪声今岸海域、植物中的有机农药、重金属残留量监测,另外有的还开展了典型海洋、草原、荒漠、陆地和森林生态的监测,各级监测站每年约上报有效监测数据3000万个。 环保部门以外的各部门建立的各级环境监测站达2634个,职工2.1万人。 总计:全国环保部门和各部门的监测站4857个,职工5.7万人。七、环境监测站和监测网1.环境监测站我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的四级环境监测站:一级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级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站:各省辖市设置市级环境监测站;四级站:各县、旗、县级市、大城市的区设置环境监测站。2.环境监测网 全国环境监测网由国家、省级和市级三级网组成。 1) 国家网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局、总公司及全军环境监测中心站组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业务负责单位,国家环保局为组织领导部门。 2) 省级网由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辖区内的市级环境监测站和各有关厅、局、公司的环境监测站组成,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省级环保局分别为各省级网的业务负责单位和组织领导部门。 3) 市级网由 各市级环境监测站、辖区内的县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部门与企业的监测站组成,市级环境监测站和市环保局分别为各市级网的业务负责单位和组织领导部门。环境监测网的定义及性质 环境监测网是在各级环保局的领导下,由有关环境监测站组成的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监测业务协作组织。 1)环境监测网是一个业务协作组织,而不是行政管理组织; 2)环境监测网是由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环境监测站组成的; 3)环境监测网不是一般的业务协作组织,而是带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业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