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2019年以工代赈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村2019年以工代赈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安区石笋镇四岩村2019年以工代赈土地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笋镇四岩村 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 项目概况 - 1 - 1.1项目名称 - 1 - 1.9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2 - 二、 报告编制依据 - 4 - 三、 项目区概况 - 4 - 3.1自然条件 - 4 - 3.2自然资源 - 6 - 3.3社会经济条件 - 8 - 3.4土地利用现状 - 8 - 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 11 - 四、 投资估算 - 12 - 4.1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分项投资 - 12 - 五、 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 12 - 5.1土地权属现状 - 12 - 六、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 12 - 6.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 12 - 6.2工程建设管理 - 13 - 6.3资金使用管理 - 13 - 七、 效益分析 - 14 - 7.1社会效益 - 14 - 7.2生态效益 - 15 - 7.3经济效益 - 16 - 八、 结论与意见 - 16 - 8.1可行性研究结论 - 17 - 8.2问题与建议 - 17 - PAGE 17 - 一、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广安区石笋镇四岩村2019年以工代赈乡村土地整理项目。 1.2项目性质 该项目性质为:土地整理 1.3项目建设单位 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人民政府 1.4项目范围 项目的范围包括四岩村1-6组,四岩村区域土地整治西起大安葛麻村、东至玉峰2组、南与苏溪相连、北接玉峰村,用地规模0.27平方公里(折400亩),广恒快速公路从该项目区内通过,是石笋镇未来的标志性地段。 1.5项目规模 该项目开发用地面积为400亩。建设内容包含土地调型、耕田调型。 1.6项目投资规模 该项目总投资估算100万元,每亩投资2500元。 1.7项目工期   该项目拟施工期一年(2019年4月-2020年4月)。 1.8新增耕地率 该项目通过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100亩。 1.9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石笋镇位于渠江北岸,广安区中部,东与白市镇、白马乡毗邻;北接肖溪镇、 恒升镇;西靠东岳乡、大安镇、苏溪乡;南与代市镇、 虎城乡隔河相望。人口近五万,幅员面积58.8平方公里。本次整理的项目区位于石笋镇四岩村。项目区内土地整理总面400亩,该地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又以种植业为主。据此,在土地利用上是以耕地为主,项目总耕地面积400亩,占项目总土地面积的74.78%。 根据调查,本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区:土壤耕层薄,部分耕地耕层厚度10—15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该片临近河堤,地下水源充足,且大部分地区土壤状况较好,但由于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配套,以及受地形因素的限制,土地产量上不去,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项目区所在的四岩村人均耕地仅为0.7亩,远远低于全国1.59亩、四川省1.12亩的平均水平;未利用地多,土地利用率不高。 项目区耕地有效土层浅薄质地贫瘠, 荒草地砂砾石较多。这些年来,由于生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对耕地重用轻养、粗放经营,属于掠夺式的利用,致使土壤结构变坏,耕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促使有机质含量高于2%的耕地只占耕地面积的6%,中低产田面积不断增加,土壤漏水漏肥严重。 从上述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客观要求对该项目区进行土地整理与部分土地开发。因此该项目亟待实施,以解决项目区所在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补充耕地越发显得必要。同时也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   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①进行上述土地整理开发是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需要。 ②进行上述土地整理开发是实施《广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步骤。 ③进行上述土地整理开发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改善了生产条件,由低产变高产,逐步扩大高效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拉动当地农业产业经济,为发展石笋镇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④进行上述土地整理开发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种植护岸林和绿化林带,改良土壤,配置排水设施,使农业生产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荒草地等未利用地得到开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本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以保护和恢复项目区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为根本,对可利用的非耕地和少量低产耕地进行土地整理,使其既有利于石笋镇可持续发展和现阶段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