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pptx

生態旅遊 的 核心價值 How to make it work鄭先祐 (Ayo)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生態旅遊研究所 教授 兼所長E-mail : Japalura@共識 與 爭議但是社會要「改造」成什麼?社會要如何的「改造」?以何種狀態「永續」?要如何達到「永續」?如何才是「生態環保」?如何達到「經濟發展」?卻是存在著極大的「爭議」。雖然我們有共識:我們的社會須要改造。我們的社會須要永續的經營或發展。我們的社會須要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智慧、資源與未來人類如何適應?生物文化 (Bio-culture)要如何才能妥善的享用有限的資源?於有限的資源上,享有文明的生活,這是件很困難的事!這需要智慧與科技!這更需要生活習性與價值觀(文化)的變遷!於禁倒垃圾的告示牌下,傾倒垃圾!立法雖然困難,確實執行法律有時會更加困難,且也可能很耗資源。This photograph of illegal dumping was taken in Alaska.水深?危險?可以游泳嗎?To be ?or not to be?生態旅遊 (產業)How to make it work生態學(Ecology) 是什麼?人類體系 (Human Ecosystem)三項必要的認知生態旅遊的內涵智慧價值的提昇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5 + 1 項 (事業生態學)生態學是什麼?生物的生活過程,必要消耗能量和物質,其生活環境也必要有這些能量和物質的產生(或存在)。生態學即是探討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如何的生活。地區的能量和物質的輸入、產生、消耗、排出等的過程,以及其包含的各種生物就形成「生態體系」(ecosystem),或稱「生活體系」,或是「維生體系」,維持生命生活的體系。生態學 與 經濟學Eco-logy and Eco-nomics都是Eco之學。Eco + logy = 生活科學Eco + nomics = 生活的經營管理。生態學是自然的經濟。人為社會無法脫離自然法則。什麼才是真正的經濟?生態學:另類的經濟學「自然的經濟」 (economy of nature),就是「生態學」(ecology)的原意。傳統生態學的研究領域是排除人類後的自然世界。相對的,傳統的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的經濟。以海灣區的經濟活動(漁業經濟)為例。生態學 與 經濟學圖 8. 海灣區的經濟活動。左半部是傳統生態學的研究領域,右半部是傳統經濟學的課題。海灣區對人類的實際價值至少是此區生產的魚獲量價值的10倍。 圖 2 人類的能源支持體系。由人工和農業生態系來的能量,貨幣流通大致配合能量的循流;但是從自然態系而來的能量,並無貨幣配合。紅色線表示能量的循流;淡藍色線表示貨幣之流通。能源能量轉換能量享用化石燃料科技系統世界經濟農林漁牧生態系太陽能自然生態系圖3. 經濟的狹窄觀點和寬廣觀點。傳統經濟學理是立基於狹窄觀點,新寬廣觀點認識到自然生態環境對經濟活動所提供的價值。基本內容摘譯自:Young(1992),p.10,Figure 1.4。人類生態體系 (Human Ecosystem)三項必要的認知人類永遠都是一種生物,需要依賴生態環境才能存活。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舒適、和諧與永續,是此地區人類關切的焦點。人類生態體系能否健康,雖其最終裁判權是屬於自然(生態原則),但何去何從的選擇權則是操在人類自己的手中(文化規範)。3. 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 的限制一地區(國家)的固著性資源,可說是此地區(國家)千秋萬世的基業。這些固著性資源是有限的,且是愈來愈有限 (需求增加) 。任何一地區,或是整個地球,都有其承載量 (carrying capacity);雖可上下變動,但終究是有限。生態旅遊的內涵 按美國的國際生態旅遊學會(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的定義,「生態旅遊」是「到自然地區的負責任旅遊方式,同時關心生態環境且保障當地人的福祉」。聯合國宣佈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的基本理念,同樣是包含「自然生態」與「人文社會」兩個層面。 生態旅遊的內涵包含「參與、保育(護)、和利益」,三個互動關聯的目的 (楊宏志,2002)。 智慧價值的提昇生態旅遊,自然環境的利用,本質上有「承載量」 (carrying capacity) 的問題。於自然環境的承載量限制下,提高生態旅遊的獲利,就必要著重於智慧價值的提昇。這也就是所謂的「智價革命」(鄭先祐,1994b),以「智慧價值」獲取經濟利益,取代資源的耗用。 個人和地區的獲利,才得以支撐生態旅遊,以及保育自然,才得以「持續」(或稱永續) 。智慧力的輸入,是生態旅遊的重要支柱,關係著成敗。智慧、資源與未來生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