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江南梦——无锡锡惠公园秋意(一).docxVIP

十年一觉江南梦——无锡锡惠公园秋意(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年一觉江南梦——无锡锡惠公园秋意(一) 十年一觉江南梦——无锡锡惠公园秋意(一) PAGE / NUMPAGES 十年一觉江南梦——无锡锡惠公园秋意(一) 十年一觉江南梦——无锡锡惠公园秋意(一) 2012 年 11 月 29 日下午,我从太湖鼋头渚返回无锡市 区,到达了无锡的锡山。此处有锡惠公园,上个世纪八十年月早期,我曾来此一游。此次属旧地重游。当年的游公园内的情形,已经模糊了。但出公园搭车的情形印象深刻,我同我妻子游过锡惠公园后,由于挤公交,她被挤下车了,而我随车而前行。短暂的失联,可是我在前一站下车,她步走前行途中相遇。以后我们一路徒步,回到酒店。到达锡惠公园 时,正当公园举办菊花展。 看着绽放的菊花, 不由想起一词:秋菊傲骨 (qiu ju ao gu) 。它一般形容人时令比较崇高,与寒梅傲骨同样。菊花,坚贞高洁之花,不如牡丹那样华丽,也 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毅不屈,它高洁幽雅,芬芳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进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古代文 人喜爱用秋菊来比喻风骨, 作品也比较常有。 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 盛赞菊花的坚贞品行。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所四周,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绚烂,诗人全神贯注绕篱观菊,以致于 斜阳落山也不知不觉。 “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着迷,恋恋不舍的情形。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由:百花先谢 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刚毅不屈。这是菊的风采,也是诗人不畏显贵而直爽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 秋天夜晚的锡惠公园, 旅客寥寥。满目秋景,草木五彩缤纷,落叶飘零。 斜阳下的小径, 阒无一人, 特别沉寂。 九龙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顶三部分构成,彩陶烧制,以花岗 岩为基座,金星绿琉璃瓦顶, 全长 26.71 米,高 4.09 米,九龙凌空,气概非凡。再向西是“吴文化福寿天地”。它沿锡山 山坡而建,前方立的石碑上,刻着有名书画家朱屺瞻 102 岁时题写的景点名称。石阶上是金石砌成的承天台,台前石柱 上有巨大的福寿石桃, 往上正面刻: “福星殷殷邀依琼林赴宴;寿仙静静为我海屋添筹。”反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 然长寿。 ”绕过承天台,上边两座方亭归并而成的双亭, 名“降福亭”。亭柱上春联写道:“国泰尽福地,民安多寿星。”亭名和春联均由我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书写。郑谷的《菊》 则颂扬菊花的高风亮节。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照不一样的人对菊的不一样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 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嗤之以鼻,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 花插在鬓发之间, 可见人们爱菊成风, 对菊是敬爱有加。 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照,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崇高品行。先描述秋季清晨的情形:太阳初升,丛丛秀 菊,饱含露珠, 润湿晶莹, 明丽可爱; 缕缕清香, 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再歌唱菊的质量,诗人以池塘岸 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照,意在表示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幽静,绝不惜惜地奉献芬芳;而瓦松虽踞高位,实质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品化了,作者给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质量,“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崇高时令。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高慢绝俗之态,突显菊花战天斗地、扭 转乾坤的英宏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 《题菊花》这样写道: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一、二两句极言菊花迎风盛放,顶霜抗寒,足见其颈健挺秀,不卑不亢之风骨。“蕊寒香冷”凸现菊花芬芳四溢、幽冷袭人的同时,也表露出诗人为菊花的 开不逢时而鸣抱不平。三、四两句揭露菊花生长环境的严寒和命运的不公正。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神),就要改天换地,让菊花和桃花一同在春季开放。浪漫的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宏伟志向。纵观全诗,诗人其实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千万处于社会基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誉他们迎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忿忿不平,发奋要完全改变,让劳 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暖和幸福的春季里。 黄巢的另一首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塑造了很多威风凛冽, 杀气腾腾的英豪形象。 又是一年菊花黄 (网文转载) “落尽繁红,别是一番淡雅;催开霜菊, 重书三径风流。 ”秋风起处繁花落

文档评论(0)

zdq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