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诗文中意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 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化抽象 为形象, 变无情为有情。 意象的构思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 也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的 重点。 1 、 “柳” (1)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 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 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 子, 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 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 “年 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 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 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 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 的感情呢? (2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 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 “柳”絮飘忽不定, 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以折柳表惜别。 2、“燕”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 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 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 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 化的无限感慨) 3、“水”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天阶夜 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 )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 愁更愁。 ”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在 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 《踏莎行》 :“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 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4、“月” 对月思亲——( 1)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 白《静夜思》)(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 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 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 的思乡之情。)(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 )明月蕴涵时空 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