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PAGE PAGE #/17 PAGE PAGE # / 17 在高纬和高山等气候寒冷地区,如果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积雪将逐年加 厚。 在一系列物理过程影响下,积雪就变为冰川。冰川本身就是一种地貌,也是寒冷地|乂 重要的地貌营力,可塑造一系列冰川地貌。但在降水量少的条件下,地表不能积雪成 冰川。在这种地区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下部则长期处于冻结状态,成为 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层中发生的冻融作用,可塑造一系列冻土地貌。 关于冰川作用和冰川类型、分布,在第五章第四节已有介绍。这里只着重讨论 冰川的地貌作用和冰川地貌的特点。 一、冰川作用 冰川在运动时能对地表进行侵蚀。但冰川运动的速度缓慢,每年只有数十米至 数百米不等。冰川各个部分的运动速度并不一致,其中从粒雪盆(雪线以上的积雪盆 地,即冰川的补给区)岀口到冰舌上部这一段速度最快;在横剖面上则以冰川中部为 最快。实际观察还证明,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最快,且自冰面向底部递减。冰川运动的 速度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一般是夏季快,冬季慢;白昼快,夜间慢。 在粒雪盆中冰川有向心运动和下沉运动,在冰舌部分有侧向运动和上升运 动。 冰川运动是由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组成的。而冰川滑动则是产生侵 蚀作用的根 本原因。冰川是一种巨大的侵蚀力量。冰岛的冰源河流含沙量为非冰川河流的五倍, 侵蚀力可能超过一般河流的10-20倍。冰川主要是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 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铿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 称为磨蚀(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和冰冻结在一 起,冰川运动时岩块被拔起带走,这就是拔 蚀(掘蚀)作用。 冰川的搬运能力是惊人的。大陆冰川可以把大片基岩搬走;山岳冰川的搬 运能 力也不小。喜马拉雅山中即有直径28米,重量超过万吨的大漂砾。 冰川通过磨蚀、拔蚀、雪崩和山坡上的块体运动获得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 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运动冰磧。其中,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磧;夹带在冰 内的叫内磧;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磧;位于冰川两侧的叫侧磧;两支冰川会合则形成中 磧。 由于冰川的消融或负荷过多,被搬运的物质就堆积下来成为冰磧物。冰质物往往 是由漂砾(特大的石块)、砾石、砂和粘土组成的混合堆积物,因此有 人把冰磧物称 为冰砾泥。但由于冰川活动区岩性的影响,冰磧物的成分和粒度 可有较大的差别。冰 磧物缺乏分选,不显层次,但其中可夹有冰水形成的砂砾 透镜体。冰硕物中常含有大 度差,多呈次棱角状。冰磧石表面常 有冰川搬运时砾石与基岩或砾石之 间相互刻磨而成的擦痕、刻槽及磨光面。冰 磧物中的石英砂粒棱角尖锐。在冰川的研 磨作用下,颗粒常具贝壳状断口。有 些侧磧有冰川表磧滚落堆积,因而可岀现明显向 外侧倾斜的现象。有些冰磧石在运动过程中,适应冰流方向,调整自己的方位,其长 轴顺冰流方向延伸。 二、XX地貌 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磧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类。 (一)冰蚀地貌 冰蚀地貌主要有冰斗、XXXX、XX等。 冰斗是山岳冰川作用的结果。冰斗呈剧场形状或围椅状,三面环以陡峭的岩 壁,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冰槛(岩槛),因而冰斗底部是一个洼地。山坡集水盆中的多 年积雪斑洼地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崩解为岩屑,并在重力和融雪水联合作用下搬运 到低处,积雪斑后缘逐渐形成一个陡坎,雪斑下的地面也逐步蚀低成为洼地,这就是 雪蚀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后,冰川对底床的磨蚀作用 使底床加深,在前方造成坡向 相反的冰槛,陡壁受冰川的拔蚀作用而后退变高,就成为冰斗。冰斗按其分布位置。 可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两种。相邻冰斗后退可形成刃脊和角峰冰斗发育于雪线附 近,因而具有指示雪线的意义。 冰川谷是冰川下蚀和展宽形成的槽谷,谷底自上游向下游变窄,谷地两侧 常 有谷肩和冰川切削山嘴而成的三角面,横剖面呈U形或槽形,故又称U形谷或槽 谷。冰床上常有冰川差别侵蚀形成的冰坎与冰盆。这种差别侵蚀与冰床基岩的岩性、 节理、构造及冰前期河床纵剖面的原始起伏有关。 在支冰川注入主冰川的汇合处,常在谷肩出现悬谷。这是由于主冰川厚度较 大,侵蚀深度也较大,而其两侧支冰川,则因厚度较小,侵蚀力较弱,冰床深度不 大,故冰川退却后,支冰川谷常高悬在主冰川谷的谷底之上,形成悬谷。 峡湾是冰川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大陆冰川或岛屿冰盖入海处常形成许多峡 湾,它是过去溢出冰川的通道。目前峡湾仍在海面以下。 羊背石在冰床的表面,由冰川侵蚀形成一些似羊背的石质小丘,称羊背石。 羊背石的迎冰川面因受磨蚀而平缓,布满磨光面、擦痕、刻槽等微形态;背冰川面因 受拔蚀多为参差不齐的陡坎。 (二)冰磧地貌 冰磧地貌可分为冰磧丘陵、侧磧堤和终磧堤等。 冰磧丘陵(基磧丘陵)冰磧丘陵是冰川后退过程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