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永坤中国古代类法治文化及其现代意义(论文范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0URTA,doc格式,正文24451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论文、其他论文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搞要 2
关键字:中国、古代、类法治、意义 3
一、问题与方法 4
二、强调规范的权威与作用 6
1、儒家提倡依规则统治的思想 7
2、法家的缘法而治思想 8
3、道家由无为而治转向强调帝王守法 9
4、墨家一统天下之义 9
5、崇尚法的形式化和法的稳定 10
三、丰富的良法观念 10
2、以历史为评价标准 13
3、以习惯为标准 13
四、良法的原则 14
1、以民为本 14
2、平等原则 16
3、法律要公布 17
4、法律要稳定、统一,官员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性 18
5、罪刑法定思想 18
五、适用法律中的法安定与正义的平衡 19
1、春秋决狱 20
2、中庸 20
六、限制君权 21
1、挟天威以正君主 21
2、代际权力限制 22
3、帝师分离传统 22
七、法治视野中的中国古代类法治文化 23
1、绝对君主制迷信 24
2、道德迷信 24
3、等级迷信 25
4、只有rule by law,缺乏rule of law 25
八、中国古代类法治文化的现代价值 26
1、遵守法律的精神值得弘扬 27
2、创制良法从人格平等始 28
3、最高层分权才能建立法治 28
4、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的分离 29
参考文献: 30
(2003年1月5日投《东吴法律学报》 32
[14] 见《管子·明法第四十六》 34
[15] 见《商君书·画策》、《商君书·君臣》 34
[16] 见葛洪《抱朴子·君道》 34
[17] 参阅《墨子·尚同》 34
[18] 参阅《礼记·礼运》 34
[20] 参阅注19书第26页以下。 35
[21] 见《孟子·告子章句上》 35
[22] 见《御制大清律例序(乾隆五年) 35
[23] 见《御制大明会典序》 35
[24] 见《管子·法法》 35
[25] 见《墨子·天志》 35
[26] 参阅《荀子·非相》 35
[27] 见《礼记·礼运篇》 35
[28] 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5
[31] 见《管子·霸形》 36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36
论文致谢(模板) 37
正文
周永坤中国古代类法治文化及其现代意义(论文范文)
搞要
摘要: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人治型文化,但是在人治文化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类法治文化mdash;mdash;它不是法治的,但却与法治存在类似之处。类法治文化大都以次文化型态存在,成为主流人治文化的纠偏力量。这种类法治文化主要有:倡导规范的权威、贬抑权力主体的任意,寻找法上权威确保立法优良,在法律和个案公正间寻求平衡的智慧和制度以及相应的原则。由于中国古代类法治文化存在根本缺陷及其他社会原因,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未能发展成法治文化,相反却逐步萎缩。尽管如此,它对当今工具理性泛滥的西方、特别是对推进法治建设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字:中国、古代、类法治、意义
Abstract: In ancient China, the law culture is mainly rule by men culture. However, it contains quasi-rule of law culture, which is not the same as rule of law, but similar to it. The quasi-rule of law culture exists in the form of subculture and becomes a rectifying force for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rule by men. It chiefly has the functions of attaching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rules, of resisting the arbitrariness of the sovereignty, of ensuring the best legislation and of seeking after the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桩血案引发对刑事立案监督困境的几点思考(刑法学论文).doc
- 论刑法的法官解释及其基础目标(刑法学论文).doc
- 任景华律师谈律师的诚信价值(论文范文).doc
- 论亚洲代表性国家宪法实践权威的达致(宪法学论文).doc
- 论侵权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民商法论文).doc
- 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征文律师定位初探从律师执业机构属性定位对律师定位的影响谈起(论文范文).doc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一(刑法学论文).doc
- 北京知识产权法专家王科峰律师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民商法论文).doc
- 欧盟体育与法制之关系研究(论文范文).doc
- 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征文新医改与律师业务(民商法论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