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下列对于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C.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答案D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选D项。
2.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看到有的地方培植高档鲜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但是由于水土不服和技术原因,损失惨重。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由于水土不服和技术原因,损失惨重”说明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
3.习近平主席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段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生动、丰富、具体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D.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到理性认识
答案C
解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自实践,对人的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性,故A项说法错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表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题意不符。
4.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热播,纪录片里丛林中采松茸的姑娘、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山上挖笋的老农等淳朴的美食创造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所从事的都是( )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D.艺术实践活动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采松茸、挖藕、捕鱼、挖笋等活动都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以下不同时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选项是( )
A.专家从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的城市实践案例中悟出了宜居城市规划理念
B.第谷用了三十年时间观察行星运动,为后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
C.屠呦呦通过大量研读古籍、筛选实验,确定青蒿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
D.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了一套中医健身法
答案B
解析第谷用了三十年时间观察行星运动,为后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其中只包含感性认识,不包含理性认识,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既包含感性认识又包含理性认识,不符合题意。
6.唐代画家戴嵩曾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巴朝天的。”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这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B
解析牧童之所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的道理,源于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即源于实践,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这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B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8.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在贵州启用,首批观测目标将锁定在银河系边缘,通过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索恒星起源的秘密,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指导实践
D.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答案D
解析“超级天眼”能帮助人们探索恒星起源的秘密,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这体现了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9.一直以来,人们以为饭后吃水果有利于身心健康。但营养学家对大量人群的观察与研究后却发现,饭后吃水果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且易引发腹胀、腹泻。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营养学家对大量人群的观察与研究却发现,饭后吃水果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易引发腹胀、腹泻”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1.1国家是什么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1.2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部编版必修4.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部编版必修4.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综合探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课件部编版必修4.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综合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国际组织8.1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国际组织8.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国际组织8.2联合国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国际组织9.1中国与联合国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国际组织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