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读漫画,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有容错的氛围,主要是因为(  ) ①谬误中也包含着真理 ②做任何事情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 ③敢于实践才能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在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两者不能相互包含,①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容错”的氛围能够鼓舞人们勇于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正确;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④正确。 2.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这说明(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②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真理中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③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与题意不符。 3.“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A.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有时难以划分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多喝水”的建议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的,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真理与谬误具有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4.新冠肺炎暴发后,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立刻启动试剂盒研发工作,实验室内不眠不休,临床验证马不停蹄。历时一个月,两款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终于在2020年3月1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许可上市。这一成功佐证了(  )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启动试剂盒研发工作并取得成功,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正确;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是经过临床验证后才批准上市的,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正确;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④不符合题意。 5.“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这两句名言共同告诉我们(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③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①②正确;③强调了认识的反复性,不选;④错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并不意味着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6.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这体现了(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 ④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我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未体现;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因而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说法错误。 7.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折射出(  ) ①认识来源于实践 ②生态文明观是认识发展的产物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生态文明观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生态文明是对发展模式的反思,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的是对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②不符合题意;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表述错误。 8.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随着技术的发展,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  )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