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反洗钱典型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险业反洗钱典型案例 保险业反洗钱典型案例 PAGE / NUMPAGES 保险业反洗钱典型案例 保险业反洗钱典型事例 客户身份辨别事例篇 【案情简介】 事例一 投保人张某在一个工作日内到保险企业累计投保 5 次,每单 40 万元,共计 万元。投保人的职业见告为政府机关办公人员,但通信地点却保存的是办理业务的银行地点。 投保人的执业收入与高额报废支出显然不符, 保险企业将此交易作为可疑交易上报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剖析中。 随后,有关部门依据保险企业供给的可疑线索核查到以下问题: 1)投保人张某为某机关处级领导, 共有 24 个银行账户,累计大额交易 3000 多万元,个人账户数目许多, 且金额较大。 张某各账户的大额交易现金交易累计 1400 多万元,未知根源的转账资本 200 多万元,存在大批的现金交易和未知根源去处的资本出入。 2)投保人张某的部分交易对象参加经阵营下钱庄。 与张某有账务来往的两名交易敌手李某和王某,等级身份为农民,但自己交易量大,交易对象多,疑似参加经阵营下钱庄。 3)投保人张某的交易对象中有两人职业与其同样, 经查为其部下人员马某和王某。马某和王某都曾多次收到张某的银行转账汇款,单词转账金额最高达 万元,且无合理原因。 事例二 A 女士( 40 岁)在某保险企业投保一款全能险,保费趸交 500 万元。该保 险企业进一步查问 A 女士名下还有多张保单,近 3 年各保单累计交保费近 100 万元;检查 A 女士历次投保资料,显示其为一般街道事业单位会计,且前后投 保资料存在不一致,投保保费金额与其收入水平不符;查问 A 女士的洗钱风险 等级中风险,且职业为高风险职业;进一步查问历史投保资料,获取 A 女士某 保单被保险人为其丈夫 B 先生;网络查问 B 先生的资料,显示其为当地政府某 处级官员。该保险企业综合剖析后以为存在洗钱风险且没法清除可疑, 遂向反洗 钱管理部门报告,反洗钱管理部门进一步查证状况后向公安机关转办了该案件。 事例三 2011 年初,某保险企业前台受理人员在为 B 女士办理投保时发现,该投保 人以趸交方式投保, 投保金额为 120 万元。 前台人员详尽查对投保单信息, 发现投保单上投保人填写的职业为企业职员、年收入为 10 万元,存在“以趸交方式购置大额保单,与其经济状况不符“的可疑情况。 保险企业前台受理人员发现疑点后, 立刻通知企业反洗钱岗位人员, 反洗钱岗人员查问了该客户名下的保单, 发现该客户在 2009 年及 2010 年有 2 笔投保记录,以趸交方式投保,保费分别为 8 万元、 10 万元。调阅客户档案发现, 2 笔投 保单上投保人的职业及年收入填写均不一致, 职业分别填私营、 家庭妇女,收入分别填 5 万元、 8 万元,前后信息村庄矛盾。 为进一步核真相况, 企业人员立刻与该客户的保险代理人联系, 咨询该客户的家庭背景及真切身份。经查,该客户无业,属家庭主妇,其丈夫在政府部门任职,家人没有经商或资本雄厚的背景。经过多方面检查,保险企业以为,该客户同时存在“以趸交方式购置大额保单,与其经济状况不符”及“发现所获取的有关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得益人的姓名、名称、住处、联系方式或许财务状况等信息不真切的”两种可疑情况,保险企业立刻作为可疑交易上报当地人民银行。 【风险剖析】 事例一中的国家公职人员涉嫌巨额资本根源不明且利用地下钱庄洗钱。 该执法部门官员张某以趸交方式购置大额保单, 且个人账户交易金额巨大, 与其公职人员的身份不符。同时,通事后续检查发现其部分交易对象的交易行为极为可疑,登记身份为农民, 却拥有大批个人账户且交易金额巨大, 存在经阵营下钱庄并利用地下钱庄帮助张某转移资本的嫌疑。 事例二和事例三, 经过严格履行客户身份辨别和尽责检查制度, 发现存在客户信息资料互相矛盾、 投保金额与职业收入水平不符等疑点, 并经过历史交易检查发现更多的可疑交易线索。 经过疑点显现, 保险企业人员对客户信息、 交易背景、交易目的等产生合理思疑, 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要点检查和评估, 在没法清除可疑交易的状况下,实时报告了看管机构。 【思虑与启迪】 经过剖析上述事例,我们能够获取以下两点启迪: 第一,一些公职人员在贪污行贿以后必定需要经过各种门路给自己的非法所得披上合法的外套,所以,贪污行贿罪与洗钱罪常常以伴生的状态出现。 第二,需增强金融机构可疑交易的人工剖析水平, 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从业人员的反洗钱意识和警惕性, 防止可疑交易漏报, 以便有关机构能够经过有关信息有效追忆上游犯法。应将尽责检查贯串交易一直,作为可疑交易判断的基础。

文档评论(0)

150****63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