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言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 DG 型多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
1.2 结构简述
给水泵的固定部分由进水端、中段、出水端、导叶、轴承箱和密封装置等组成;转动部
分主要由泵轴及装在轴上的十一个叶轮、 两个轴套和一个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盘以及联轴器
等组成。泵由电动机经联轴器直接驱动。
1.3 技术性能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见表 1。
表 1
流量(米 3/ 小时)
扬程(米)
转速(转 /分)
轴功率(千瓦)
泵效率( % )
46
55
2950
109.36
63
电动机
叶轮口径(毫米)
叶轮直径(毫米)
功率(千瓦)
型号
吸入
排除
208
132
Y315M 1 —2
80
80
允许汽蚀余量(米)
泵的质量(千克)
2.3
537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2.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 2 。
表 2
检修类别
小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6
18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2.2.1.2
检查轴承及润滑系统,
更换润滑油 (脂)。清洗检查轴承、 轴承箱等, 调整轴承间隙。
2.2.1.3
检查平衡盘。
2.2.1.3
清理、检修冷却水系统。
2.2.1.4
联轴器检查及找正,调整轴向间隙。
2.2.1.6
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一般缺陷和渗漏,检查和紧固各部螺栓。
2.2.2
大修
2.2.2.1
包括小修内容。解体,清洗、检查叶轮、密封环、轴套、导叶、平衡盘、平衡环及
各部零件的磨损、腐蚀、冲蚀程度,并予以修复或更换。
2.2.2.2 新叶轮应做静平衡。
2.2.2.3 检查并校正轴的弯曲度,测量圆度、圆柱度,严重超标时更换泵轴。
1
2.2.2.4 泵体各段的清洗检查和作必要的修理。
2.2.2.5 检查各段叶轮轮毂、 轴套、 平衡盘轮毂、 紧固螺母间端面接触情况, 测量及校正各
段叶轮间距。
2.2.2.6 测量泵轴及转子部件各部跳动量。
2.2.2.7 清洗检查轴承、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
2.2.2.8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串动量。
2.2.2.9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力施加于泵体,
必要时重新配管。
拆卸前的准备
3.1 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3.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3 办好检修作业票,切断电源,放尽泵内介质,降温,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拆卸与检查
4.1 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吹扫。
4.2 拆卸联轴器安全护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泵体与底座
5.1.1
泵体应无裂纹,液体流道表面铸造光滑、无砂眼和气孔。各段泵体间接合面平行度
为 0.1mm/m ,接合面及凸缘无毛刺及碰撞变形。进、出水端与泵体底座之间应清理干净,无异物、毛刺等。
5.1.2 泵体与泵体口环的配合采用 H7/js6 。叶轮与泵体口环间隙为 0.60-1.00mm 。
5.1.3 组装时,进、出水端底面应置于同一平面。组装时,拧紧泵体总连接螺杆应对称进
行,且用力要均匀。
5.2 导叶与导叶口环
5.2.1 导叶液体流道部份应光滑,型砂清理干净;与导叶口环配合部位不应有严重的通孔、
气蚀等缺陷。
5.2.2 导叶与导叶口环的配合采用 H7 / js6 。
5.2.3 导叶口环与叶轮轮毂的直径间隙为 0.40-0.60mm ,见附图三。
5.3 泵轴
5.3.1 轴颈表面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轴的轻微磨损可用电镀等方法进行修复,磨损
严重的应更换。
5.3.2
泵轴与叶轮及轴套配合的轴颈公差用
h6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用
k6 ,与联轴器配
合轴颈用 k6 ,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为轴径的
0.25 ‰,最大值不超过 0.025mm 。
5.3.3
轴径表面粗糙度:装配叶轮与轴套处
Ra 为 3.2 微米,滚动轴承处
Ra 为 1.6 微米,
装配联轴器处 Ra 为 3.2 微米。
5.3.4 以轴承处轴颈为基准,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弯曲度。用百分表检查装配叶轮、轴套及
联轴器轴段的径向圆跳动,最大应不大于 0.08mm ,见附图一、二。
5.4 叶轮
2
5.4.1 叶轮的液体流道内壁应清理光洁,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
加工面衔接处应平滑过渡。
5.4.2
叶轮的径向跳动应不大于
0.08mm ,见附图二,端面跳动应不大于0.20mm 。
5.4.3
叶轮键槽及平衡盘键槽中心线对轴孔中心线的歪斜应不大于
0.03mm/100mm 。
5.4.4
新装叶轮必须作过静平衡,
静不平衡量≤ 5 克。超过时用去重法从叶轮两侧切削,
切
去的厚度应不超过叶轮原壁厚的
l/3 ,切去部份应与叶轮壁平滑过渡。
5.4.5
叶轮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