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心整理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_古诗大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 762 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 ,杜甫一
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
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
“绝句”是诗的名称, 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
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
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
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精心整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
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
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
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
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
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
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 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这里用一个 “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以“黄”衬“翠” ,以“白”衬“青” ,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
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
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
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
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
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
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
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
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
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
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2/5
精心整理
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
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
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
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
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 “两个”、“一行”,数目历历
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
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
《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