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插花艺术简史模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模板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模板 PAGE / NUMPAGES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模板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纲要: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长,广博精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以大批的文学 著作、史册以及古物的发现为依照,对中国插花艺术的发源提出看法,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中国插花艺 术的发展脉络,并以插花的特点为纲,分为原始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兴隆发展阶段、迟缓发展 阶段、成熟完美阶段、衰微阶段及复苏阶段。虽经几度兴衰,但跟着政府的支持及人们的热爱,中国 插花势必再现绚烂。 重点词: 景色园林 插花 综述 中国 发展史 中国插花艺术的发源 中国插花艺术积厚流光,但终究发源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议论纷纷,概括起来有两种看法:一 说,源于佛前供花;二说,源于民间生活与风俗。笔者赞成第二种看法,原因以下: 中国早在公元前 11-3 世纪的周初至春秋战国期间,民间已有广义的原始插花形式出现。这从中 国的第一部民歌总集 《诗经》 (公元前 16-11 世纪 )和我国优秀诗人屈原 ( 公元前 340-278 年)的《楚辞》中能够获得证明,如:“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引自《诗经——溱洧篇》。此民歌是描绘当时未婚男女青年手持花枝香草到溱河、洧水边踏青祭祀,谈情说爱, 相聚相离时互赠芍药花以表达倾慕想念之情的民俗。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引自《诗经——东门之枌》 。荍即锦葵花 (Malva sylvetris) ,椒即一种香草。其意是“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的漂亮,你就送我一把鲜花椒吧” 。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引自《楚辞——九歌 #8226; 礼魂》。这是描绘祭神典礼后,击激励花、跳舞送神的场面。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引自《楚辞——九歌 #8226; 湘君》。这是指在柏木船上装修许 多薜荔 (Ficus pumila) 香草,船的绸帐上挂满兰蕙,用荪草饰桨,兰花饰旌,乘坐这漂亮的花船去寻 觅、迎接爱侣。 “桂栋兮兰僚,辛夷楣兮药房 ”——引自《楚辞——九歌 #8226; 湘夫人》。这是描绘用芳香的 花草装修屋栋、门楣和门庭,期盼和等候心上人到来的情形。 (2) 佛教是在公元前 206-8 年的西汉期间或公元 25-220 年的东汉期间才传入我国的,比周初和春秋 战国期间要晚 1000 年左右的时间。 由此确信中国插花发源于民间生活与风俗,非佛前供花的看法 是无须置疑的。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插花按广义看法 (包含容器和非容器插制 ) 计算起码有 3 000 余年历史。按狭义看法 (仅指容器 中插制 ) 计算也有近 2000 年历史。中国插花在此漫长光阴中,历经崎岖,几度兴衰,可是最后仍陪伴 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延绵不停地成长和发展,堪称生命力激烈,历史悠长,广博精湛,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原始萌芽阶段 ( 先秦期间,公元 11-3 世纪 )——广义看法的原始插花形式出现 此期间折枝花 (切花 )获得宽泛应用, 每逢节庆之日, 或踏青戏游, 串亲探友以及举办祭祀活动时, 先民们将折枝花插在头上 (头花 ),佩戴胸前 (胸花 ),系于腰间或集把成束地摆放神座前,或悬挂于屋 梁、船头、木车等上边,用来装束自己翩翩起舞,或美化环境,或传情抒情,寄望心曲。此期间中华 先祖已有了原始插花制作的意念,并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固然这些表现形式无艺术造型,无章法和 技巧,可是极具适用性和浪漫情味,以花传情,借花抒情,将自然美与人文之美 (道德、思想 )融为一 体,不单表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且也充满了浪漫奇特的文化内涵,这为此后中国传统插花 艺术独到风格的形成确立了坚固的基础。 初级发展阶段 ( 公元前 206- 公元 589 年,汉、魏及南北朝期间 )——原始容器插意念的形成与发展 热爱花木,寄情于花木是中华民族的喜好。此期间先民们已不知足折枝花的直策应用,而是希望 将漂亮的花草树木、大自然的风光引入居室,融入生活,保存在身旁,故而萌发用器皿插花的意念。 不单反应了先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重情味,也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和艺术创建性,完整切合汉 代艺术风格,构图对称、形象生动、朴素浑朴。东汉末年 (220 年从前 )印度佛教汉文译本问世,佛前供花及佛教教义的影响促使了我国插花的发展。如: 《修行本起经》 (东汉 #8226; 康孟祥译 ) 中写到:“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成琉璃 。 ”( 瓶花供佛 ) 《道行经 #8226; 昙无竭品》记有:“其像正直姝好,如佛无有异,人见莫不称叹,莫不持花、香、 缯来奉养者 。 ” 《南史 #8226; 晋安王子 #

文档评论(0)

183****6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