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鸿门宴》看课文节选存在的问题
摘 要:对照《史记 ? 项羽本纪》,课文《鸿门宴》的 节选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的节选把引发刘邦、项羽冲突的 缘由混淆了,将“鸿门宴”的真正由来掩盖了,会误导读者 的某些认知,使读者对项羽发兵攻击刘邦的行为产生极大的 误解。
关键词:语文教材; 《鸿门宴》;节选
从节选自司马迁 《史记 ?项羽本纪》 中的课文 《鸿门宴》 看,“鸿门宴”的起因或者说刘、项两大集团发生冲突的原 因是: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 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 “旦日飨士 卒,为击破沛公军! ”
( 2)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 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 令人望其气, 皆为龙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上述两个原因,确是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鸿门宴 起因”的全部,除此之外可以说“无可奉告”了。正因为如 此,读了课文后,常常会让人有“项羽因刘邦先入关中可以 ‘王关中而生妒忌心,并凭借自己当时强大的军事实力设 下鸿门宴,以威逼刘邦服软、就范,是古代以大欺小、倚强
凌弱的无赖式行为的体现”之感;同时,会对刘邦油然生出
同情心,对项羽及范增自然而然地产生不屑之意。 由此,“鸿
门宴”一词也成了“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潜伏着杀机的
会晤”的代名词。那么,刘、项冲突的起因和鸿门宴的由来, 果真如课文所告诉我们的是“曹无伤告密”和“范增建议” 这两个原因的综合吗?答曰:非若是也。
试想一下,刘、项两支反秦大军,同在怀王麾下,怀王 令宋义、项羽往北救赵,令刘邦“西略地”入关,并与诸将 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是两支同心协力、戮力破秦的 兄弟部队,当下的反秦形势又是大好, 战果十分辉煌。照理, 两军的信任度绝不会低。哪有被人一告密,项羽在不作一番 调查、核实毫无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就轻易相信刘邦要背叛 自己,并要灭了这支兄弟部队的道理呢?项羽头脑再简单, 脾气再暴躁,总不至于会如此草率地行事吧!然而,依据课 文内容,却找不出别的更直接可信的关于刘、项发生矛盾冲 突的理由。这的确令人疑惑,且是百思不得其解之惑。
在细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之后,笔者方知个 中另有缘由在。
课文节选部分之前,有这样一段文字: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 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 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
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 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 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 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于是楚
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 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项羽本想将章邯所带的二十余万秦 军作为自己的军队,带向关中,攻取秦地,但了解到降卒“其 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之后,决定将他们“击杀之”。 于是趁着一个夜晚,将二十余万降卒全部坑杀于新安城南。 为实现接下去的将要攻取秦地的计划,项羽于是向入秦的唯 一通道函谷关进发。不料,函谷关被刘邦派兵把守,拒绝项 羽进入,又听说刘邦攻下了咸阳, 比自己捷足先登入了秦都, 于是大怒而派当阳君英布(黥布)击破函谷关,然后进军到 戏西。
这段史实,表明了刘邦派兵遣将,坚守函谷关,拒绝项 羽入关,阻断了项羽通过函谷关继续攻取秦地的军事行动, 是一种明显且严重的背叛行为。这才是引发项羽大怒的直接 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只得击破函谷关,强行进入关内, 驻军于戏西。显然是刘邦拒项羽(即背叛)之错在先,项羽 对守关之沛公军采取军事行动在后。 这样,才引发项羽大怒, 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这完全在入情合理之 中。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密告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 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这段话在《高祖本纪》中为: “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 ‘沛 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亚父 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 ”)之言,只不过是曹无 伤知道了项羽因刘邦的背叛而怒,要“击破沛公军”之后, 以告密来求取封赏,这至多是给项羽的火上加了一瓢油而已, 并非是点燃项羽怒火的首要原因。至于项羽后来对刘邦说的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显然只 是一种托词而已。
刘邦的“距关,毋内诸侯” ,拒项羽于关外的重大错误 举动,事前连首席谋士张良也不知,迅速地演变为一桩严重 的政治事件。它使本是抗秦的两支联军、友军,顿时成了两 支仇军、敌军,这是连当事人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