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乐作品中的自然声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音乐作品中的自然声响 在上一章中大家已可看到音乐家是何等热爱大自然,又如何运用各自奇妙的乐思来表现大自然,不过对自然的表现可有不同的层 面。上章中讲的更多的是在乐曲整体这个层面上, 即将自然景观溶于乐曲的主题和意境之中, 这一章要讲的问题则进了一步, 深入到音响的层面。当然, 音乐不是拟音,同一种自然意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反过来说,对某一种自然意境的表现又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的,它所应用的音乐音响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 比如,表现静静的田野这一主题,显而易见,当然不会用激越的打击乐,也不会应用快速急行的旋律。下面我们会看到作曲家如何在这既自由又有一定限制的音乐世界中驰骋,用自己的音符再现大自然中的丰富音响。 画画历来有写实与写意之分,以音乐表现自然音响也是如此,有 写实和写意两种方法, 写实是直接模仿自然中的音响, 写意则是间接 的,即音乐音响本身并不与要描绘的自然音响相似, 但却给人以这种 自然音响的意境。如前所述,写实与写意不能截然分开,意与实的结 合是音乐家以音乐表达自然音响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音响 对表现自然音响而言,写实式的拟音当然是较初级的形式,但唯 其如此,又更接近自然,显得质朴,这是民间音乐中应用较多的手法。自然音响中最富音乐性的要数鸟鸣, 中国民间有一首为人熟知的乐曲《百鸟朝凤》,它可称是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音响的一个典型例证,乐曲中以唢呐吹奏主旋律,与之相间对各种飞鸟的鸣叫声进行模仿, 这里有布谷声、莺啼鹃啭,百灵叫,画眉鸣,惟妙惟肖,生动形象,使人宛如身处百鸟之中。 唢呐曲《雁落沙滩》中也有对自然音响的模仿。这是首陕西民间乐曲,色彩浓郁。 在该曲中的一对唢呐模拟群雁飞鸣的情景,中国民乐《黄莺亮翅》也应用了这种写实手法,将黄莺的鸣叫声、扑翅声均融于音乐之内。 大约是因为鸟的鸣叫太富于音乐性了,中国古史中甚至把发明音乐和制定音律的功劳也归于鸟音凤凰之鸣。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这样写到:昔黄帝令伶伦为律,听凤鸣,以别十二律。黄帝、伶伦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但传说中往往有现实,这传说中包含的现实是,鸟音对音乐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唯其如此,以鸟音入乐不分中外。 早在十八世纪,海顿就写了《鸟鸣四重奏》 (海顿《第三十九弦乐四重奏》的别名),以弦乐器模仿鸟的和鸣。本世纪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 1908)的音乐创作更是独具一格。梅西安喜爱大自然,尤其喜爱鸟鸣,他认为鸟的鸣叫声中蕴藏了大量的优美旋律, 因此常到树林中用录音采集鸟的鸣叫, 并翻成乐谱记下。 1956 年梅西安完成了 《异邦鸟》,该曲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 1956-1958 年间,他又写了个钢琴曲叫《 Catalogueofbirds》。Catalogue 一词原意是目录册,用音乐建立起《鸟的目录册》,顾名思义就是集鸟鸣声之大成。 引入音乐作品的自然音响并不只有鸟的鸣叫,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交响诗《堂吉诃德》曾用双簧管模拟羊的叫声,还把鼓风机应用到配乐之中, 以模拟风车转动。 熟悉塞万提斯这举世闻名的 文学作品《堂吉诃德》的人,都知道这位骑士曾与风车大战,又把羊 群当作了敌人的大军与之鏖战的一幕幕喜剧场面。 想到这些场景定能 体会理查施特劳斯的绝招自然音响是如何为自己的音乐作品增添色 彩。 上面引的作品有些是色彩型的,有些喜剧的因素,柴可夫斯基 1812 序曲》表现的则是气势磅礴的正剧,但同样应用了自然音响 大炮声,众所周知,这序曲是部洋溢爱国主义激情的音乐作品。 1812 年,拿破仑在欧洲发动侵略战争,大举伐俄。俄国人民奋起反击,于当年冬天,大败法军于莫斯科, 《1812 序曲》是柴可夫斯基为这反侵略之战胜利七十周年而作,决不是一种标新立异或哗众取宠。而且,不是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音乐大师, 决不会想出以这种自然音响来壮其声势,但是,当这炮声应用于音乐中,即便是一名普通听众也会感觉到它的出现是那样自然, 甚至会发现没有炮声的加入, 的确表现不了这场众志成城的反侵略战争之宏伟气势。 (二)写意手法是表现自然音响的重要方式 写实手法毕竟有其局限性,弄得不好会成为一种音响的大杂烩,何况音乐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写意的而不是写实的。它与口技、电影、戏剧的拟音或大擂拉戏式的拟人等技艺不同, 是通过写意方式给听众的感染,让人们透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去联想,甚至只是用心灵去感受那自然界中的某种音响。而并非用耳来听到真实的音响。 仍以中国古曲《高山流水》为例,这首乐曲的表现手法从本质上 看是写意而非拟音。 它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把听者带入大自然, 仿佛 看见那高耸入云的青山, 听见那山中的流水。 所以钟子期听出的只是俞伯牙,意在高山,意在流水。若真是拟音,作流水声,那每个人都听得出来,又何必非是知音呢? 这种写意的音乐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比写实更富

文档评论(0)

zzx6675gx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