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满版)日知录授课方案
(完满版)日知录授课方案
PAGE / NUMPAGES
(完满版)日知录授课方案
《日知录》三则
顾炎武
【授课目的】
1、学习《〈日知录〉三则〉》,认识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
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领悟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浙东学术》,认识章学诚反对“空言学问”、倡议“切于人
事”的学术思想,领悟浙东学术的务实精神。
3、让学术联系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吸取本单元课文阐述的治学方法和表现出的论辩艺术,作一些社会检查或问题研究,的确提高讨论文的写作能力。
【授课重点】领悟作者的看法和思想方法。
【授课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南大学的校训: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出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重申要有远大理想理想,志存高远,胸怀天下,重视“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重申要理论联系实质,脚扎实地,侧重实效,重视“形而下”。校训“经世致用”,一是表现了中南大学的文化传承,有湖湘特色,并与孙中山先生以前为湘雅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二是有益于引导中
南学子把远大理想理想和锲而不舍努力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又要脚扎实地,从点滴做起。二、简介本单元内容及作者
1、作者简介:
明万历四十一年 (公元 1613 年),那是一个混乱年代的前夜。外有满清贵族盛行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
如火如茶,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就在这年的五月 ,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 的一个小镇。清兵南下,为敬慕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弟子王炎午的忠贞品德,他更名炎武。
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 兄弟五人,炎武 排行老二。在他很小时,就过继给别人。顾炎武从小 就随从祖父读书并碰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嗣父早卒,嗣母王氏受过优异教育,这些对于他今后辈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顾炎武性情耿介,很有理想, 在青少年龄月里他广泛接触名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的他就认识到考场应试不足轻重,专心研学合用之学,
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在苏州、昆山参加了抗清斗争。昆山城陷,嗣母王氏在家乡塌陷伍绝食 以身殉国,临终留下遗言给顾炎武: 汝无为异国臣子,”国恨家仇,嗣母遗言,使顾炎武一生保持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
表现在: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
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
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
公元 1680 年,顾炎武原配在昆山病故,他在悼念妻子的诗中写道:地
下相遇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在地下你见到年迈的父亲母亲,请秉
告二老:明朝的遗民还有我这个人。这一年顾炎武已经六十八岁
了。 他漂泊北方 25 年,最后客死异乡。顾炎武的一世真切做到了 “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日知录》、《昌平山川记》、《山东考
古录》、等著作都是实地察看和书本知识相互参证,认真解析研究以
后写成的。
2、《日知录》简介:
《日知录》是一天长日久、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
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 月内
忘不了自己学的东西 算的上好学的人。
如潘耒写道:“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 他是个给
他的今世以及后辈留下了多方面深刻影响的人,他的书也是这样,不
仅是为了今世,而且为了千秋万代的利益。
3、《日知录》和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 ”;“致
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
经世致用思想源于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孔子曾深有感想地
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够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 诗》三百 篇,叫他去从政当官治理
百姓,却不能够畅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 不能够合适地赋诗对付;
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在孔子看来,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若是朗诵诗经,却不会办理政务,不会睁开外交活动,那么,读得再多也是没适用的。
宋代后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想,始于二程(程颢程颐),他们
发挥了孔子的阐述, 主张 “穷经,将以致用”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明末清初 ,经世致
用之学因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倡议,蔚为大观,这些学者有感于明朝消亡的历史教训,深切意识到徒讲义里的书生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给国家民族造成的巨大灾祸,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