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
朱光潜
目录
2
课前准备
第一章
某学校有两个食堂。大食堂为学生食堂,小食堂为老师食堂。由于小食堂供应小炒,所以学生周末便到小食堂打牙祭,常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
为此,小食堂贴出一张告示,内容如下:经研究决定,本食堂专卖老师,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兼卖学生。但先卖老师,卖完老师,再卖学生,卖完为止。
食堂的故事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他学贯中西,博通古今,是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
作者简介
《诗论》《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
安徽桐城:地灵人杰→桐城派散文家:方苞、刘大櫆、姚鼐。
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文学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
既有文学性,又有理论性,既富有情趣,又富含理趣。
文体简介
正音正字
倒涎(xián)
茗(míng)烟
锱(zī)铢(zhū)必较
没镞(zú)
岑(cén)寂
蕴(yùn)藉(jiè)
俗滥(làn)
灞(bà)桥
付梓(zǐ)
王嫱(qiáng)
尺牍(dú)
字音提示
字义提示
(1)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2)尺牍:书信。
(3)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4)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5)推陈翻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课中探究
第二章
什么是咬文嚼字?
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是什么 为什么)
第1-5段
怎样正确地咬文嚼字。
(怎么办)
第6-7段
得出结论。
第8段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何谓“咬文嚼字”?
它的本意是什么?
朱光潜给咬文嚼字赋予了怎样新的含义?
思考一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个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思考二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B:形容卖弄才学
此君肚里学识稀薄,
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此事明明是你错了,
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咬文嚼字”释义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不带感情的判断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语气坚决感情强烈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不妥)
材料一
“这”字句与“是”字句的比较:
“这”字句:是坚决的判断,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表现强烈的情感,但一般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不适宜。
“是”字句:
a.表示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意义,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出现。
b.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是”的讥刺意味。
材料一
下面那一句是《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话?
你是猴头!
你这猴头!
你这妖猴!
经典回眸
课中探究
问:郭沫若的例子从哪个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答: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材料一
目录
咬文嚼字
材料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史记》原句)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王若虚改句)
说明:增减文字,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朱光潜
下面那一句话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话?
你是个妖怪,哪里逃!
你这个妖怪,哪里逃!
妖怪,哪里逃!
经典回眸
课中探究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是否可以改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枣树。”?
关于这一句是不是病句、笔误或败笔
用了不到30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单调、彷徨、苦闷的心情。
拓展延伸
课中探究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①李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课《诗词三首》之《行路难》 课件(共30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pptx
- 第14课 《诗词三首》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32张PPT)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pptx
- 第1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共1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1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课件(共41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44-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1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例说作文结尾法(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docx
-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docx
-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水浒传》专练.doc
- 寻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docx
- 风车转起来(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docx
-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doc
- Unit3 SectionA 单词讲解课件人教版英语九年级.pptx
- Unit2 Grammar I课件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2 SectionA(Grammar Focus-4c)课件 九年级全一册英语.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