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讲晚期帝国文化〔中〕
一、理学的嬗变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可以把宋元明三朝总括为一个单位——公历一OOO至一六OO——那个时代,有一种新学术系统出现,名曰‘道学’。那六百年间,便是‘道学’自发生成长以至衰落的全时期。〞大体上,理学在明代经历了由兴盛到变态的过程,各学派大起大落,头绪纷繁。
初明时期,是理学的“述朱期〞。
朱元璋即位之初,“首立太学,命许存仁为祭酒,一宗朱氏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成祖文皇帝益张而大之,命儒臣辑五经四书大全及性理全书,公布天下〞。
正如黄宗羲?明儒学案?所指出的:“有明学术,白沙开其端,至姚江而始大明。盖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耳,彼亦一述朱耳。〞
作为明初理学大师的崇仁学派领军人物吴与弼,学宗程朱,“一禀宋人成说,言心那么以知觉与理为二,言工夫那么静时存养,动时省察〞。吴门弟子虽有转手,但对其师说,“终不离此矩矱〞。其著名弟子,一为胡居仁,他“辨释氏尤力〞;二为娄琼,他曾收17岁的王守仁为弟子,所以明人往往把娄琼视为王学之发端;三为陈献章,号白沙,早年从师于吴与弼,但其学术思想与吴氏有所差异。陈献章主张以“虚〞为根本,以“静〞为门户,其“识趣近濂溪,而穷理不逮〞。陈献章是明代理学家中第一个大胆“通禅〞的人物。
明代理学到陈献章的白沙学派,才开始脱离程颐、朱熹理一元论的轨道,走入周敦颐、程颢心一元论的门径。所谓“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工夫,全在修养。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陈献章一反明初学者因循程朱的习气,提倡“自得〞的独立思考。从学术路线的内在联系看,周敦颐—程颢—陆九渊—陈献章—王守仁是一脉相承的。上承陆九渊,下启王守仁的陈献章,是由明初理学的“述朱期〞通向明中叶“王学期〞的桥梁。
程朱理学在明代前期的气势,可以说到达了炙手可热的程度。然而,朱学极盛之日,恰恰是朱学自身弊端大暴露之时。朱熹提倡“即物穷理〞,主张广泛考察,其后学如果缺乏统御力,便会失之于支离破碎;主张穷尽天理,后学往往会放松自身修养;而一味“述朱〞,更养成学人的恭顺附和,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独立的人格。于是,明代理学走过一段“述朱期〞,日渐衰颓。
明代政治经过洪武—永乐的鼎盛阶段,自宣德以后,逐渐步入中衰,到明武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日益加剧,宦官干政劣迹昭彰,流民问题有增无已,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地方王侯的叛乱也接踵而来。忧国之士对此陷入苦苦思索之中,一种力图抛弃朱学、另寻新义的要求在学术界酝酿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正心〞挽救衰世为目标的王守仁心学〔通称“王学〞〕应运而生。
王学的勃兴,与理学的派别之争直接相关。所谓“朱陆二派,在宋已分。洎乎明代,弘治以前,那么朱胜陆,久而患朱学之拘。正德以后,那么朱陆争诟。隆庆以后,那么陆竟胜朱。又久而厌陆学之放,那么仍伸朱而细陆〞。此话简要地概述了明代朱学与陆学彼此消长的历程。这里所说的陆学,实际上就是指继承并开展了陆九渊学说的王学。
王学又叫“心学〞,因为王守仁把“心〞〔人的意识〕视作第一性的、本原的东西。这与朱熹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大不相同。王守仁说:“仆近时与朋友论学,惟说立诚二字。杀人须就咽喉上著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又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守仁“心学〞的主旨是“心即理〞说和“致良知〞说,其实行路径是“知行合一〞。
从程颢、陆九渊那里,王守仁继承了“心即理〞说。他认为,程、陆之说稍嫌粗糙,从而展开更精密的论述: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王守仁认为,世上事理皆具于吾心之中,以故他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论证心物关系,称“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那么谓之物〞。把外物的存在说成是心灵的感应,这是主观唯心论的极端形态。
王学的另一主旨“致良知〞,是他晚年提出的。王守仁目睹明代士子竞相专攻词章之学,把朱熹学说当作翻开名利之门的敲门砖,认为这是人心败坏的原因。此一学说并非王守仁首创。?大学?即有“致知〞之说,?孟子·尽心上?那么提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加以融通和发挥,创立“致良知〞说。
他把良知和天理挂钩,“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他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值得注意的是,王守仁规定了致良知的步骤,即“诚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件 第三章.ppt
-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件 第十章.ppt
-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件 第四章.ppt
-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件 第五章.ppt
-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件 第一章.ppt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 第六章第一节.ppt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 第七章第二节.ppt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 第七章第三节.ppt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 第七章第一节.ppt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 第三章第二节.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上).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下).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六章 近古文化的定型(上).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六章 近古文化的定型(下).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七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三章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上).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三章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下).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上).ppt
- 《中国文化史》教学资源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下).ppt
- 《转型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最近下载
- Wexner便秘评分及罗马三诊断标准.doc VIP
- 施工材料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方案.docx VIP
- 双金属温度计与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pdf
- 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3.pdf VIP
-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共12章)第11章 正则表达式.pptx VIP
- 红领巾伴我成长主题班会课.pptx VIP
- 路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初步设计及概算评估咨询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