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汉语第一章新绪论参考书目.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第一章新绪论参考书目 * 总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第三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四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五章词类活用 第六章古汉语词序 第七章判断句和被动句 第八章古文翻译 第九章古代文体 第十章古书注解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古代汉语 1 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 2 古汉语课程的性质 3 古汉语的学习内容 4 *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汉语的定义 2、古汉语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上古—先秦两汉 中古——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宋元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3、古代汉语书面系统 书面语 口 语 — 已消失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 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 世仿古作品的语言。 特点:稳固性、保守性 唐宋以来产生的为通俗 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 文言文 古白话 古白话选文举例 《伍子胥变文》(唐五代) 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 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 * 古汉语是桥梁 二、 为什么学习古汉语 1 语言具有传承性 2 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3 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需要 4 对外交流的需要,向外宣传中国的需要。 5 * 1、古汉语是桥梁 1 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2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3 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 2、语言具有传承性 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 * 语言具有传承性的表现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古代汉语与现代差异 古汉语现汉继承关系 “促”的“催促、促进”义可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短促、迫促”义已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急促、匆促、短促”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短促”义,现代汉语说空间改用“窄、挤”等,说时间改用“急、紧”等 促 ◇催促//促进 ⊿时间短/急促、匆促、短促。单用~急、紧 ⊿ 空间窄/“狭促”单用窄.挤 * 介 绍 周代贵族相见的礼节,主方设上傧、承傧、绍傧负责传话,宾方设上介、次介、末介负责通报,主宾双方沟通的第一环节是绍傧与末介的结交。因而有“介绍”的结合,《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这里的“介绍”还是词组,以后引申出“为两者接通关系”的意思,“介绍”的构词理据——“介”与“绍”凝结的文化原因,反而不再有人领会了。 寻 常 “寻”与“常”是古代长度单位。古8尺为寻,两寻尺为常。 《庄子·庚桑》“夫寻常之沟“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都已将“寻常”连用,但都还有长度的意思唐诗中的“寻常”已无长度义。 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已不再有长度之义,而当“平常”讲。现代汉语承袭中古而与原初词组义偏离。 *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无论阅读现代和现代书刊,都需要古代汉语的知识。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同时现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古代汉语中的典故、成语,甚至一些现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本的翻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些典故、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 * Diagram 《诗经·秦风·蒹葭》 Add Your Title 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