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页 PAGE \* Arabic 1
八下第一单元 走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一、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划书p4)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补充到课本p4下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补充到课本p4下面)
1、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2、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建立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考点二、土地改革(1950年6月—1952年底)
1、背景: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补充到课本p9上面)
2、必要性:(补充到课本p9上面)
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3、土地改革的经过
(1) 时间: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开始的标志)(划书)
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根本任务)(补充到课本p9上面)
(2)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划书)
4、意义(评价):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补充到课本p10第一段后面)
考点三、抗美援朝(划书)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参战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考点四、三大改造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划书)
2、方式:对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抄到p22)
3、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抄到p22)
4、意义: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划书p24)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次历史性转折分别是哪三个事件?(补充到课本p24)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五、专题:民生问题——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抄到八下封面上)
土地改革(P9-10)
农业合作化(P22)
人民公社(P3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60)
时间
1950—1952年
1953—1956年
1958—1978年
1978年—至今
原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方式(形式)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特点:一大二公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所有制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土改)
在农村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公有化程度高
集体所有制,土地公有制
结果
P10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启示
1、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2、改革要符合国情,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比较: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不同点: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拥有生产的自主权。
2、从影响上看,人民公社体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它几次调整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八下第二、三单元
一、中共“八大”召开
1、内容:国内主要矛盾即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求同当前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