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 “离别”的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 , 所以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 百花残”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 么现代人如何看待离别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板书题名),体会一下 现代诗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诗也是有眼睛的,就是诗题。让我们看到这首诗的诗题 ——《再别康桥》,老师发现了几个问题来考考大家。
1、诗题中的“再”是什么意思? 再,说明诗人不是第一次告别
2、“康桥”指的是什么?是一座桥么? 康桥不是桥,是指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3、诗人徐志摩跟“康桥”有什么不解之缘呢? 徐志摩曾在康桥留学,康桥是徐志摩的母校 1921年,徐志摩如伦敦剑桥大学学习, 1922年回国。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感慨万 千,于乘船归国途中写下这首诗
通过对诗题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诗人徐志摩重游母校后作的一首离别诗。 其实徐志摩先生为康桥留下过许多文字,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 在这里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徐志摩先生曾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上 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
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从诗人的文字中来看,康桥美吗?你们想到康桥这样的地方求学吗?是的,康桥很 美,美得让老师都恨不得回到高中,重新高考,呵呵!不过很遗憾,过去的日子已经一去 不复返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所以当徐志摩先生重又康桥是,才会感慨万千。接下 来,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再别康桥诗人的情感与哀愁。
首先请各位同学带着自己对本诗的理解朗读全诗。 请两三位同学朗读,后一位学生点播前一位学生的朗读,并鼓励学生说出点评依据。 最后老师进行朗读技巧的补充和总结(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注意达到两点点要求:第一是 读正确,包括字音的正确和语意的正确() 。第二是做到传情达意,注意语气语调。 )并且 示范朗读。
经过了对朗读技巧的分析, 相信同学们对如何朗读诗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 进入本诗正文的学习,老师将分节来讲述全诗,首先看到第一节。我想请一位同学根据老 师刚刚的朗读指导来读一下这节。 (学生朗读)请坐下,非常好。请问同学们,对于这一 节诗,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有什么发现呢? (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解答, 老师补充)。 这一节中连用了三个“轻轻的” ,这是为什么呢?旨在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里连用了三个“轻轻地” ,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 又悄无声息的荡去, 而那至深的情丝, 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轻轻的来, 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 美,给人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美。诗人的情感温柔细腻,节奏轻缓徐舒,含有淡淡的 离情。
下面我们看到第二节,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朗读一下这节。其她同学来说说这位同
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一节中大家有问题吗?大胆提出来, 让我们一 起来研究探讨。
本节的内容是什么?这节中有一个历来为人们称道的比喻, 你发现了吗?这个比喻用 得好吗?好在哪里呢?本节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从第二节开始,诗人带我们走进康桥,写了康桥河畔的一些景色。诗人把“河畔的金 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老师认为妙在: 将“河畔的金柳 ”大胆地想象为 “夕阳中的新娘 ”, 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新娘 ”这个意象尤为恰当, “新娘”是女 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 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 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 的感觉,这是 “少女 ”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金柳”:柳树 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诗 经?小雅》
沿着康河,我们跟随诗人继续走,来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一节。 读完这一节,老 师有一个问题了。 我小时候也常去河边玩, 像青荇一类水草的东西常见的, 我觉得它们是 在水底飘摇,为什么诗人要写成“招摇”呢?有同学能为老师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如果能选择变成什么,谁会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只能在水里待着,啥也不能干。那 么为什么作者说他“甘心做一条水草” 呢?“甘心”二字很准确的描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 “过市”连用;另有 “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灵动 可爱、无拘无束、自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