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曾国藩识人用人方略》.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识人用人方略; 1、奠定基础 准备阶段 1811~1838 27年 2、平步青云 积蓄力量 1838~1852 15年 3、艰难成功 走向颠峰 1852~1864 12年 4、忍辱负重 曾国藩时代 1864~1872 8年 ; 在晚清近百年的历史上,有二个重要人物因为善于识人用人而取得成功,他们是曾国藩、张之洞。曾国藩的智囊团聚集了四百多位当时在各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他是用何种办法聚笼如此多的人才?又是如何驾驭、使用这些人才的?人才的使用与他个人的成败是怎样的关系? ;第一讲 鉴识人才方略;前言 ? 曹操对英雄的定义 ? 毛泽东对曹操、袁绍的评价 ; ; ; ;3、曾国藩冷眼识英才 曾国藩以培植、宏奖人才自诩。他说:“君子有三乐, 而‘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为其一乐。”对于曾国藩的知人善用,封建阵营普遍评价甚高,曾氏的故旧门生尤多褒辞赞语,郭嵩焘为曾国藩作墓志铭,说他“以美化教育人材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俞樾说藩国藩“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就连刚直自负的左宗棠,后期与曾国藩龃龉甚深,但曾国藩死后,仍寄联挽曰:“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 ; ;唐代的身言书判; ; 第二讲、网罗英才 多得助手; 曾国藩忠告: 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智慧而 完成。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 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选取那些次一等的人 才,慢慢教育就可以了。 ;1、曾氏人才从哪里来? 曾国藩的人才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和招募而来的; 二是从别处挖来的; 三是通过人举荐的。 ;早年三知己;2、网络英才方法:以天下为笼,辄雀无所逃 ; 3、营造吸引人才的氛围 —建立曾氏激励机制 ? 墨子发现的人才社会概率:良马难乘,良才难 令: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 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亲士》) ? 周公“一饭三吐哺”典故。 ; 4、借种子理论—引进关键人才 1857年冬天,胡林翼极力称赞“三庵一琴”之贤。 “三庵”是指迪庵李续宾、希庵李续宜、厚庵杨载福,“一琴”是雪琴彭玉麟。曾国藩当时要组建直接统属的亲兵营,但觉得都不满意,于是向李续宜提出“借种子”,“借种子’就是搞“移植栽培” ;5、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关于同类相聚即合作的层次,《吕氏春秋·应同》指出有五个层次:“同气贤于同义,同义贤于同力,同力贤于同居,同居贤于同名。”而同气相聚的条件是“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罗马军团与资源满足率;6、场面做大,才能群雄影从 曾国藩的《杂著》中有《居业》一条,意思说打江山创事业都要有基础。他说:“古时代英雄的事迹必定有基础;如汉高祖刘邦在关中,光武帝在河内,魏在衮州,唐在晋阳,都是先占据根据地,然后进可以战,退可以守。”曾国藩把建立基业归纳为两个必要条件,即规模宏大,言辞诚信。 ;7、“宝善堂”的《同官录》 成为人才库的榜样 ;第三讲:训育陶铸人才 ; 魏征的人才“六正六邪”,是西汉刘向提出的选拔人才方法。 曾国藩忠告:天下无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知的卓识,大概都是由勉强磨练而出啊。《淮南子》说“功可强成,名可强立”,《中庸》所说的“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讲的就是勉强功夫。 衡量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不能因为有小的瑕疵就放弃有用之才,对于有作为的人不能过于苛求,这样的话,使庸庸碌碌的人反而能得到升迁。 ;1、曾国藩对人才等级的划分 ; ; ;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闻阙殆,慎行其余,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 ; ; ; ; ;3、对人才不能抱有成见 如果有500人的一个单位,没有一二个谋略之士、英达之才,肯定撑不下去。如果一千人的队伍,没有六七个谋略英达之才,也肯定会失败 ; ; 员工:技艺烂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气者为上,油头滑面市井气者不用。; ; ; 唐代的考核标准:四善二十七最。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清代的京察与大计:才、守、政、年; ; ; 来示谓中外倚鄙人为砥柱,仆实视淮军、阁下为转移:淮军利,阁下安,仆则砥柱也;淮军钝,阁下危,则仆累卵也。; ; ; ; ; ;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