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束及锥体外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满word版)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完满word版)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PAGE / NUMPAGES (完满word版)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 锥体束: 是下行运动传导束, 包括 皮质脊髓束 和皮质核束 。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 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其中部分纤维下行到脊髓,直接或经中继后间接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 胞,称为皮质脊髓束;另一部分纤维止于脑干内躯体运动核和特别内脏运动核,称为皮质核束。 锥体束在走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织到对侧,而 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损常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 强直性麻痹)及锥体束征等。 锥体束征: 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当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 控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 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还没有发育完满,能够出现上述反射现 象,不属于病理。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包括种类: 1、 Babinski 征(巴宾斯基征):患者仰卧,下肢挺直,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轻划足底外侧 至小趾根部 ,再转向拇指侧掌关节处。正常反应为各趾向跖面屈曲,若拇指背伸,其余四趾呈扇 形张开,为椎体束受损的体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等。 2、 Oppenheim 征(奥本海姆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阳性表现同 Babinski 征。 3、 Gordon 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必然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 Babinski 征。 4、 Chaddock 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 Babinski 征。 5、 Gonda 征(冈达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阳性表现同 Babinski 征。 6、 Schaffer 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7、掌下颌反射:用尖锐物体刺划手掌大鱼际皮肤时,出现同侧下颏部的肌肉反射性缩短。 正常人 7%出现,当锥体束损害时出现。 锥体束征阳性: 提示锥体束损害。 一侧阳性:代表同侧椎体束损害或高位中枢的损害。 两侧阳性:代表下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病变,两侧失去上位控制。一侧椎体束阳性时,还需做运动感觉等检查,以定性定位评估病变地址。 1 锥体外系: 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治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这 种调治功能有赖于其调治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动向平衡, 当多巴胺减少或乙酰胆 碱相对增加时,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相貌死板、动作迟缓、肌肉 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阻挡,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 阻挡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够,出现坐立不安、屡次徘徊;迟发性运动阻挡,出现口——舌——颊 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这就是锥体外系反应。 结构信息: 人体控制运动的神经细胞和传导纤维主要分为锥系统 (由大脑皮质运动区的锥体细胞 及其发出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中的传导纤维组成)和锥体外系。 除锥体束外的所有其余运动神经核和运动传导束为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发自傲脑皮层后, 它 们在下行途中先与纹状体发生联系, 尔后经过多次换元后才抵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层 也与小脑皮层之间所形成的大脑、 小脑环路,对于调治和影响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十分重要。 锥系统与锥体外系两者不能截然切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好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这些运动神经核团之间不仅有千头万绪的纤维联系,还接受大脑皮 层运动区或控制区的纤维, 经新旧纹状体、 丘脑又返回到大脑皮质运动区而形成有去有回的环路。 经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治,保证锥系统进行精巧的随意运动。 生理功能: 1)为锥系统的随意运动做准备; 2)调治肌张力; 3)保持躯体的运动姿势; 4)与随意运动相陪同的不自主运动相关; 5)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反射起控制作用。由于锥体外系的上述主要功能是调治人体的姿势、肌张力及协调肌肉运动,以协助随意运动的完成,当其发生病变时直接间接影响到随意运动,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总的来说,可概括为肌张力增高 -运动减少症候群和肌张力减低 -运动增加症候群两大类。而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则属于表现为肌张力增高 -运动减少症候群的锥体外系疾病。 传导通道: 一、皮层纹状体通路 由大脑皮层(主要来自额叶和顶叶)发出的纤维到纹状体,由它发出纤维到中脑的红核,黑质等处,黑质发出纤维到脑桥、延髓的网状结构,最后抵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二、皮层、脑桥、小脑通路 2 从各大脑皮层(额叶

文档评论(0)

q96tcntzo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