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及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本科 一、填空 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 ___ 许慎 __编著的《 ___ 说文解字 _____ 》,由宋代徐铉校定的文本,正文分为 __14__篇。每篇又分上下, 加上目录和自叙共 __30___ 卷,分为 __540___ 部首,共收 ___9353___ 单字;重言字 __1163____ 个。 2.《__尔雅 ___ 》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共分 19 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 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的特殊讲法的辞书是近人 __ 张相 _____ 的《___ 诗词曲语辞汇释 ___ 》。 4 .我国现存收字最多的字典是《汉语大字典》 ,我国现存收词最多的词典是《 _汉语大词典》 。 5.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部曲、音序检字法、笔画和四角号码检字法。 6.古代工具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读若(读如)和直音,反切其中反切较为科学。 7.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成就主要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和王 筠《说文句读》 、《说文释例》。 8.研究古汉语虚词的代表作有王引之的《经传释词》 、杨树达的《词诠》 、刘淇的《助字辨略》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 虚字集释》 。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等编的《经籍纂诂》 。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辞书是刘熙的《释名》 。 11. 专门研究古代方言的著作有扬雄的《方言》 。 12. 从顾炎武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段玉裁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 30 部。 13. 《庄子》注本到清代有 ____ 王先谦 _______ 的《庄子集解》和 ___郭庆藩 _ 的《庄子集释》 。 14. 《切韵》是隋代陆法言编写的,分为 __193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陈彭年编成《广韵》 。 15. 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流水对和借对。 16. 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精清从心邪,舌上音是指 _____知徹澄娘 _____ 。 17. 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 ____仄仄平平仄仄平 ____________ 。 18. 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必须对仗。 19. 上古时代的韵部主要是根据 __ 《诗经》的用韵和 __ 《楚辞》_ 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20. 中古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 21. 形声字“锦”的意符为 _ 帛__ ,声符为 _金_ 。 二、单项选择填空。 1. 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 540 部。 B 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 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 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A ) A 《经传释词》 B 《词诠》 C 《助字辨略》 D 《古汉语虚词通释》 3. 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C ) A 会意 B 形声 C 假借 D 转注 4. 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 D ) A 地、休、甘、武 B 炎、寒、贼、朱 C 从、信、秉、亦 D 莫、及、伐、取 5. 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 A ) A 说 悦 B 睹 覩 C 置 寘 D 沽 酤 6. 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 ) A 遵彼微行 。 B 天帝使我长 百兽。 C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 D 学而时习 之,不亦悦乎。 . . . . 7. 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