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系改造和生态修复工程初步方案设计.docx

景观水系改造和生态修复工程初步方案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观水系改造和生态修复工程初步方案设计 目录 一、 设计说明 1 1.1 工程概况 1 1.2 项目现状及工程目标 1 1.2.1 项目现状 1 1.2.2 工程目标 2 1.3 技术标准及规范 3 1.4 设计范围 4 二、工艺设计 5 2.1工艺设计 5 2.2主要工艺设计技术 6 2.2.1抽水井设计 6 2.2.2喷泉曝气机设计 6 2.2.3景观水生植物设计 7 2.2.4水下森林构建 9 2.2.5食物网链构建 10 2.3养护方案 12 2.3.1养护人员配置 12 2.3.2养护期管理措施 12 2.3.3养护期技术措施 13 三、项目投资估算 15 附件: 16 景观平面布置图 16 水生态种植平面布置图 16 水系平面布置图 16 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悦龙湾位于余姚市新建北路与北环西路交汇处,南望胜归山,东邻中江,兼享都会繁华与山水诗意,项目总体占地近600亩,为容积率仅为0.4的珍罕的低密度传世大宅。 本项目为悦龙湾会所内的景观水系提升改造和水生态修复。项目总水域面积约为:16000m2,水深3.4m以下。 1.2 项目现状及工程目标 1.2.1 项目现状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和现场实地勘查,项目现状如下: 1、水生态现状 悦龙湾景观水系水生态为典型的“藻型-浊水型”生态系统。沉水植物较少,野杂鱼类较多,透明度较低,水质感官效果较差。 2、景观现状 悦龙湾景观水系景观设置比较单一,岸边仅仅种植了香蒲类的挺水植物,中心蓄静湖缺乏睡莲、喷泉和景观浮岛的点缀。景观效果较差。 3、水系现状 悦龙湾景观水系外观造型为运动的人体形状,象征着青春活力。会所景观水系在于“静中有动”,原设计采用循环水泵补水、实现整个水系的动态流动,本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理念。但现状因为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了整个水系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整体,部分有浅滩现象;布水管道施工粗糙,裸露明管现象严重;没有设置应急补水井。 1.2.2 工程目标 为了提升悦龙湾会所的整体环境和会所品质,本项目工程目标如下: 1、水生态修复提升目标 构建“草型-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后的悦龙湾景观水系水质达到并保持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以上要求(GB3838—2002),见表1.1,同时使水系水体的维护达到低成本和长效可持续的目的。 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1.2m; 水生植物空间布局全理,季节更替明显。 构建完善的食物网链系统,水生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低于5种。 创造良好的水系景观,为会所业主提供亲近自然的美好环境。 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单位:mg/L 编 号 项目 分类标准值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1 PH值(无量纲) 6~9 2 溶解氧 ≥ 饱和率90% (或7.5) 6 5 3 2 3 高锰酸盐指数 ≤ 2 4 6 10 15 4 氨氮≤ 0.15 0.5 1 1.5 2 5 总磷(以P计) ≤ 0.02 (湖、库0.01) 0.1 (湖、库0.025) 0.2 (湖、库0.05) 0.3 (湖、库0.1) 0.4 (湖、库0.2) 2、景观提升目标 在尊重现有水系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不改变驳岸,不增加亲水平台,不清除现有挺水植物。根据会所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气息的定位,对水系水面进行花卉点缀。形成“水中有花,花开四季,花有四色”的景观。 3、水系提升目标 对原有水系进行改造,水系基底标高复测重新设置。整个水系动态循环流动,没有浅滩现象和裸露明管,设置补水井3口,用于应急补水。 1.3 技术标准及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水生生态学原理》 甲方提供的工程场地电子版地形图 工程场地有关气象资料、工程地质、水文资料等 Wetzel R G. Limnology: Lake and river ecosystems. 3rd ed. Academic Press, 2001. Kalff J. Limnology: Inland water ecosystems. Prentice Hall, 2002. Scheffer M. Ecology of Shallow Lak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相关规范、标准及其他资料。 1.4 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 (1)水生态系统构建 (2)景观提升 (3)水系提升改造 二、工艺设计 2.1工艺设计 根据项目环境现状和业主要求。设计工艺流程如下: 2.2主要工艺设计技术 2.2.1抽水井设计 设计抽水井,应急补水,根据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