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
一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 , 首先在于它曾在历史上起到过某种重要的作用。 《论
犯罪与刑罚》 就就是这样一本书 , 其作者贝卡里亚——意大利刑法学之开山鼻祖 ,
勇敢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 , 依据人性论与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
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
该书翻译成汉语虽只有区区不到 10 万字 , 但文笔优美、逻辑严谨、想象力丰
富并充满雄辩。最重要的就是 , 书中提出了许多后世刑事立法与法学研究奉为圭 臬的思想 , 如刑法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人道化原 则; 并且呼吁废除刑讯与死刑 , 实行无罪推定 ;此外 , 贝卡里亚在书中否认了法官
拥有解释法律的权利。 时至今日 , 书中的许多论点仍有现实意义。 接下来 , 本文将
试图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
( 一 ) 罪刑法定
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本书明确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 , 第三篇写道 : “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 刑罚 , 只有代表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立法者才拥有这一权威”
“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就是一种正义的刑罚” 。
此外 , 在逮捕一篇中作者提到 : 只有法律才能确定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受 刑罚。因而 , 法律应指出 : 应根据哪些嫌疑而羁押罪犯 , 强制她接受审查与刑罚。
并且证明嫌疑的证据也应该由法律来确定 , 而不就是由法官来确定。
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做一切不违背法律的事情 , 除了其行为本身可能造
成的后果外 , 不用担心会遇到其她麻烦。
2、 对法律的解释
要使抽象的法律规范正确地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 , 法
官在此过程中担任着判决的角色 , 那么其就是否有权对法律进行解释呢?贝卡里 亚对此的回答就是 : 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 , 因为她们不就是立 法者; 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 , 大前提就是一般法律 , 小前 提就是行为就是否符合法律 , 结论就是自由或者刑罚。 由此可见 , 法官唯一的使命
就就是判定公民的行为就是否符合成文法律而无权进行法律解释。否则 , 法律的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精神可能会取决于一个法官的逻辑推理就是否良好 , 对法律的领会如何 ; 取决于
她感情的冲动 ;取决于被告人的软弱程度 ; 取决于法官与被害者间的关系 ; 取决于
一切足以使事物的面目在人们波动的心中改变的、细微的因素。倘若如此 , 人们
得到的将不就是持久稳定的而就是飘忽不定的法律解释。
3、刑罚的公开性、明确性
明确性原则要求立法者必须具体地并且明确地规定刑罚法规 , 以便预先告知
人们成为可罚对象的行为 , 使国民能够预测自己的行动 , 并限制法官适用刑法的 恣意性。否则 , 如果规定的刑罚法规含混不明 , 就不能达到上述目的 , 就是违背刑 法定主义的宗旨的 , 从而认为就是无效的。 贝卡里亚在书中也提到 : 如果说法官对
法律进行解释就是一个弊端的话 , 那么显然 , 使人不得不进行解释的法律含混性
本身就是另一个弊端。 因为刑罚的捉摸不定会帮助欲望强词夺理。 而且作者认为
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就是刑罚的严酷性 , 而就是刑罚的必定性 , 此时
如果刑法规定的含混不清又怎能让人确切地预测到自己就是否必定会受到法律 的处罚呢?
在刑罚规定必须明确之外 , 为了足以科处刑罚 , 犯罪则也应当就是肯定的。 即 ,
一定要构成犯罪才能科处刑罚 , 不能存在或然性。
( 二)刑罚的宽与
1、为什么要实行宽与的刑罚
刑罚的目的既不就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 , 也不就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
行 , 而就是在于 : 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 , 并规诫其她人不要重蹈覆辙。因而 ,
刑罚与实施刑罚的方式应该经过仔细推敲 , 只要刑罚的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
处 , 刑罚就可以收到它的效果。 这种大于好处的恶果中应该包含的 , 一就是刑罚的 坚定性 , 二就是犯罪既得利益的丧失。 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就是多余的 , 因而也就就 是蛮横的。 即使严酷的刑罚的确不就是在直接与公共福利及预防犯罪的宗旨相对
抗 , 它也违背了开明理性所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