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统计相关.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1】测量数据的分类称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导入2】-1.00r 1.00智力-学业成就 考试焦虑 考试成绩智力 体重【导入3】专业总评成绩一一心理咨询职业考试成绩【导入4】教练领导行为(民主的行为、专制的行为、社会支持 的行为、正向回馈的行为)\7团队适应(人际的适应、情绪的适应、比赛的适应、 训练的适应)m■ ?? ,结构分析1、 概念2、 条件3、 基本公式4、差法公式相关系数的合并5、学习与反思一、概念相关的思想首先是由高尔顿提出的。 他于1877年提出了回归线和回归的标准误 差等概念,皮尔逊继而推出了相关的统计 学度戒 w w .docinxo m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 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 间的相关称为积差相关,又名积矩相关, 皮尔逊(pearson)相关或皮尔逊积差相 关。http://www.aocin.coinwww.aocin.coin积矩:N二、条件1、要求成对数据(1) (学生王** [120]——【65】)(2) 专业成绩一一心理咨询职业考试 成绩2、正态双变量3、两列变量是连续变量■=4、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三、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1、运用标准差与离均差的计算公式Yxyr =-----NsxsyNSx Sy?:?2、运用标准分数计算相关系数的公式r = %£ZxZY弟臂【知识链接1】协方差(covariance):----一个不稳定的量;r =-线形关系的指示器r N表一 國中生智力與學業表現的積差相關資料學生智力J業表現ZxzvXLYZvA1120.779276-0.1302-0.1015B1201.2375820.84621.0472C1161.0084861.49721.5098D1140.893874-0.4557-0.4073E\/1161.0084j 881.82261.8379| F86.0.710474-0.45570.3237G84-0.825072-0.78110.6444H78?1.168872-0.78110.9129I80-1.054276-0.13020.1373J |78-1.168868.1.43211.67383、原始观测值计算公式(1)公式XXY-NIxyyNixy-叩【心理点滴】(教材370 , 377)(2)实例分析【例5—1】生理课上,学生瞿暗示突然想到人的身高和体重有什么关系啊?课后,他从校园随机找 了 10名同学测量了身高和体重,结果如下,但是 他不知道怎样用统计方法来说明身高和体重的关 系如何,请你帮他麻快这一难题% 一表1身高和体重数据表被试号身高X (cm)体重Y (kg)170173160155173188504547445053Scorn4952451234567/WW.178,C1183180165910【解题思路】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如何叩= 相关分析1、要求成对数据2、正态双变量3、 两列变量是连续变量4、 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解答】解:已知身高和体重的分布都呈正态分布且两列变 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所以使用积差相关公式 计算。电容-实丫 228.5__________J962.5 J86.5=0.7919答:这10名学生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7919 o【总结:计算积差相关的步骤】=JI1、各个变量和的平方各个变量平方和 各个变量乘积的和 各个变量和的乘积2、3、4、慳%?(w ,械z-(w 丿:LT(Jrr?:?四、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差法公式? 1、减差法Zx2+Z/-Z(x-y)2? 2、加差法2X+V?:?五、相关系数的合并?:?1、方法z—r转化法?:?2、前提条件不同样本研究的事物相同+样本同质性%不同样本测量工具相同+样本同质性3、适用范围(1) 汇总多次调研结果;(2) 总合源于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3) 科研协作时不同地区取样信息;(4) 心理测验中对信度和效度的估计;(5) 各样本同质性。?:?4、计算步骤(1) 查附表8,即费舍Z—r转化表,先将各样 本的r转化为费舍Z分数;(2) 求平均Z分数;歹_^>,-3)乙(3) 再查附表8,将万转化为相应的r值,即 平均的r【例5—2】下面是同一总体的三个样本的相关 系数,求平均相关系数是多少?表2原始相关系数表 样本 m r,1 500.4190.3900.425学习与反思一一心理学实例1已知研究者想研究学校儿童问题行为倾向与母亲耐心程度的关系,随机抽取了 10个家庭,运用儿童问题行为倾向量表和家长不耐心程度问卷,得 到如下分数,其中分值越大表明儿童问题倾向或 母亲不耐心程度越大。(研究者通过统计分析发 现,两总体是正态分布表3 学校儿童问题行为倾向与母亲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