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亲情调节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pdfVIP

《诗经》里的亲情调节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里的亲情调节术,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 宋朝学者罗仲素说: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是凡人, 是众多百姓之一,自然也有智愚之分与贤不肖之别。那么, 万一自己的父母出现偏差的作为,子女又该如何 ? 《诗经》 展现人间真挚的情感,而一切情感的源头在于亲情。亲情包 括夫妻、父子、兄弟三种关系,其中父母的慈爱与子女的孝 顺,自然位居核心。 因此, 《诗经》用于教化百姓时,最为普遍有效的就是强调 孝顺的部分。 譬如, 《大雅·文王》在缅怀周文王取代商朝而获享天命时, 鼓励臣民尽忠职守以维持天命,所说的是“无念尔祖,聿修 厥德 ?” 意即:可不念及你们的祖先, 好好修养你们的品德吗 ?到了幽 王,国家陷入危亡之际,则有《大雅·瞻卬》在认真呼吁: “无忝尔所生,式就尔后。 ”意即:不要辱没您的祖先,努 力救救您的子孙。这种以诉诸亲情来要求人们修德的观点, 在古代应该有其一定的效果。 由于天子失德,百姓对天已经失去信心,所以出现“胡不相 畏,不畏于天 ?”( 《小雅·雨无正》 ) “民今方殆, 视天梦梦。” ( 《小雅·正月》 )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 《秦风·黄鸟》 ) 之类的诗句。人间失去仁爱与正义,能够维系社会的力量似 乎只剩下亲情了。像“夙夜匪懈”一词经常出现,可见情况 危急,以至早晚都不得松懈。 《小雅·小宛》 出现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诗, 就是 “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 。意即:从早上起床到夜晚睡觉,都不要辱没 那生你的人啊 !这句诗提醒人要常想到父母与祖先, 告诫百姓 不可因为自己的恶劣言行而让先人蒙羞。 孝顺是天经地义 《诗经》最为动人的是《小雅·蓼莪》 ,值得特别介绍。 父母之恩至为深重 《蓼莪》描述百姓劳苦行役,不得终养父母,于是想起父母 深恩,不禁悲从中来。全诗六章,首章为: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 “莪”为蒿的一种,其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意为:那 长得高大的是莪吗 ?不是莪, 只是一般的蒿菜。 借物起兴, 连 植物都有“抱根”而生的,我一想起父母,就为自己无法终 养他们而惭愧。可怜啊 !我的父母,为了生养我而辛苦劳动。 第二章改变两字,重申此意。第三章批评王道崩坏,小民痛 苦,父母皆逝,让人彷徨,其中后四句是: “无父何怙 ?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 当天子与国君不再可信,政府只知压榨百姓,人除了呼求父 母,还有什么指望 ?父母已逝, 我失去最后的支柱, 一出门就 怀着忧愁,入了门又像还没有到家。没有了父母,家怎么算 家呢 ?第四章是重点,前后八句一气呵成,无限哀痛: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连下六个“我”字,体念至深。意思很清楚:父母生我养我, 爱抚我照顾我,成长我培育我,思念我叮咛我,出入都怀抱 我。想要报答这样的恩情,连昊天都无法穷尽。没有父母就 没有我, 就算天地再大也没有我容身之处。 中国人重视孝道, 肯定百善孝为先,就是源自《诗经》这一类诗句的启发。 唐太宗生日时,想到自己在这一天要承欢膝下而永不可得, 就口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只要顾念亲情,思念父母之恩,再由近及远推广出去,就不 会偏离人生正途太远了。 亲情的压力与调节 人应该孝顺,但这并不表示父母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 孟子分析两首相关的诗,提出精辟的观点。 《小雅·小弁》 内容应是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原因是吉甫 娶后妻,生子伯邦。后妻谮伯奇,使吉甫听信谗言,将伯奇 逐出家门。伯奇受此冤屈而作《小弁》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