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的分类与作用》微课教案.docxVIP

《说明方法的分类与作用》微课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明方法的分类与作用》微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周潇 学科 语文 教龄 2 微课名称 说明方法的 分类与作用 视频长度 录制时间 2017年 10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 语文 年级:五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知识点描述 了解说明方法的分类以及其作用 预备知识 阅读了一定量的说明文。 教学类型 启发型 情境型 适用对象 五学生 设计思路 五年级的学生在课内课外已接触了一定的说明文,对说明文有了 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说明方法的分类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为了 加强学生们对说明文说明文方法的分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会 在这堂微课中系统讲解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分类。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一、片头 39秒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分类及作 用,从而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 二、正文讲解 8分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什么是说明文 师: 还记得《赵州桥》 、《太阳》、《蝙蝠和雷达》这几篇 课文吗它们就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49 秒 客观地说明事物、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我们以科 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师:你还记得有几种说明方法呢想想看,现在跟着老师 回忆一下吧。 我们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 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我们今天就来系统学习这 6 种方 法。 二、说明文常用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事物的情况或事理。 作用:使说明有说服力(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 点。) 例如: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 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 变化才形成的。 —《只有一 个地球》 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 下雨。 —《看云 识天气》 6 分 42 秒 2、作引用: 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古籍资料、寓言、典故等、 习俗。 作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如: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月球之谜》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中国石拱 桥》 3、 作比较: 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 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不同特点。 例如: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 的动物,那就是鲸。 ——《鲸》 兵马俑规模宏大有 50 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秦兵马俑》 4、列数字 :从数字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精确、科学、 又说服力强的依据。 作用:使说明准确、科学,有说服力。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某种特点) 例如: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 —《赵州 桥》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 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黄河是怎样变 化的》 5、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作用: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 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某种特点) 例如: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火球。 —《太阳》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长城》 6、分类别: 根据形状、性质、功用等把事物分成若干类, 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 例如: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 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 三、说明文说明方法练练笔 1、《舌尖上的浪费》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不少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 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 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 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 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 浪费掉 64000公斤饭菜, 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 6 万人 一天的口粮。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 为不易。对于 13 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 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今 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1)同学们,加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 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 64000 公斤饭菜, 64000 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 6 万人一天的口粮。—列数字;说明浪 费粮食之多。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作古话引用,说明粮食 生产的极为不容易。 2、《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 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 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 如牛、羊、 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 彩,只有黑、

文档评论(0)

135****7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4043333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