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三)非细胞型生物;第一节 病毒;一 病毒形态构造和化学组成;(二) 病毒的形态;2 构型;(2)腺病毒(ADENOVIRUS)---二十面体立体对称;(3)T偶噬菌体---复合对称;;3 病毒群体形态;(三)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侵入后的三种结局 裂性噬菌体增殖 吸附、侵入、增殖(复制)、装配、释放 ;1 吸附;;3 增殖;(2)核酸转录 (3)蛋白质合成;4 装配;成熟的病毒粒子从被感染细胞内转移到外界的过程。 没有包膜的病毒合成溶解细胞的酶,引起内裂解。 有包膜的病毒以下图方式进行:;三 一步生长曲线;四 溶源性;1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吸附或侵入细胞后,其DNA只整合在宿主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一般不进行增殖或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原噬菌体(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核酸。 游离态:具感染性的病毒粒子 整合态:原噬菌体,附着或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 营养态:在宿主细胞内指导特定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2 溶源性细菌:含有原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三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的复制、增殖和致癌原理;艾滋病数字 近二十年来1600万人受感染而死 全球感染者累计已达5000万 1999年有260万人因之死亡 新感染者中儿童和青少年居多,全球1999年儿童新感染者为560万 “重灾区”为女性,感染者人数超过男性 个别南部非洲国家有1/4的人口感染 去年全球每分钟有11人感染 目前非洲每天为此举行5500个葬礼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我国的HIV-1携带者由1千余人上升到30万 我国感染者60%为吸毒者注射毒品时感染病毒,其次为性行为传播和母婴关系传播 ;3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 80年代流行的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human immnodeficiency virus)。 猿免疫缺损病毒(SIV,simian immnodeficiency virus) 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human immnodeficiency virus) 艾滋病(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病毒起源:一是认为这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生物武器试验;二是认为HIV病毒来源于科学家们早期在非洲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试验。;HIV感染人体时先由其表面糖蛋白gp120与人辅助T细胞(即T4细胞)表面蛋白CD4特异结合,gp120流在细胞表面而病毒进入T4细胞内。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由病毒DNA聚合酶催化得到原病毒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DNA基因组中进行繁殖。由于gp120都留在T4细胞表面,使得其像HIV病毒一样可以去感染另一个T4细胞而形成大的多核合胞体。 T4细胞被感染,则失去免疫功能,人则患上爱滋病。 这样,使人体变为没有军队的国家,只能招募“雇佣军”--抗生素。一旦雇佣军不济时则全线崩溃,死于象肺结核、肝炎及生理上的一些常见疾病。 ;第二节 亚 病毒;prion diseases Scrapie: sheep羊搔痒病 TME (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 mink CWD (chronic wasting disease): muledeer, elk BSE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cows疯牛病 CJD (Creutzfeld-Jacob Disease): human克-雅氏病 ; 中心法则

文档评论(0)

老师驿站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做教案,有问题私聊我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